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可在《红会工作通报》作出批示

发布时间:2022-12-06发布者: 浏览量:

11月29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可在《红会工作通报》作出批示: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多措并举,高质量推进中央文明委重点项目“红十字救在身边”基层联系点工作,认真落实总会与亚组委合作备忘录,积极探索红十字数字化改革,成效明显,值得肯定!望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保障、改革创新、积极作为,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助力健康中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21年6月,杭州市红十字会被确立为中央文明委“开展红十字‘救’在身边”重点工作项目基层联系点以来,新培训红十字应急救护持证人员14万余人,布设自动体外除颤仪(AED)2000余台(累计达4000余台),建成应急救护实训基地和考点70余个,涌现出20例现场成功施救的典型案例,“快一点——救在身边”正在成为杭城市民文明实践新风尚。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共推合力。

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落实第十五次省党代会“两个先行”目标要求,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杭州亚组委签署合作备忘录,高水平推动应急救护工作,把“快一点——救在身边”与“慢一点——礼让斑马线”共同打造成幸福杭州的“金名片”。

做好顶层设计。成立工作协调小组,明确成员单位并建立例会、考核督查等一系列运行机制。推动应急救护工作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内容,市“两办”出台《关于高水平推进“红十字救在身边”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全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2022年市县两级红十字会专项经费预算1000余万元,较前一年增长近90%。

强化协同合作。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城管、教育等部门及保安、快递等重点行业合作,实施“校园守护”“交通伴行”“亚运同行”“志愿同行”“助力企业安全生产”等八个专项行动。教育部门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中学课程,明确初中10课时、高中6课时的培训时长;探索纳入高校学分体系,努力实现大学生持“双证”毕业。与市文明办联合将“红十字救在身边”项目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内容。协同市文旅局建成域内28个旅游景区救护站。临安区“龙门秘境”救护站规范化试点建设为景区面上工作提供经验。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数字赋能。

创新线上培训。举办应急救护师资教学大赛,打造名师精品课,开发理论学习和“杭红急救课堂”线上课程,顺应疫情常态化管理和网上培训需求。先后上线支付宝、学习强国等云课堂,群众使用手机即可学习急救知识。2022年推出网络直播课57场次,观看人数突破百万。

深化应用场景。打造“救在身边·志愿同行”多跨应用,系统构建现场应急救护快速响应机制,变“偶遇”急救为“精准”急救。作为数字社会“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改革”重要子场景,西湖区“救在身边·志愿同行”应用场景获全省“改革突破奖”银奖。余杭阿里巴巴总部建立“13520”急救响应机制,并于今年3月份成功施救1例。

提升用户体验。在社区、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布设红十字智慧一体机,设立应急救护实操体验点,方便群众就近学习急救技能;与支付宝--芝麻信用合作,在支付宝上线“救”在身边小程序,累计访问量达110万余人次,红十字救护员取证后可获取芝麻信用专业技能认证,在智联招聘、58同城等平台优先推送招聘信息,提升红十字救护员社会价值;在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上线爱心积分,统一对“救在身边”急救志愿服务等爱心行为赋分,激发急救志愿服务热情。

三是增进社会认同,打造特色品牌。

融入亚运志愿服务。将应急救护纳入亚运城市特色志愿服务内容,为亚组委工作人员、赛事工作人员、志愿者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和应急救护志愿服务演练;在主体育场馆群设立红十字救护站,布设AED100台,促进推动亚运场馆AED合理布局。

确保救护培训量质并举。做好浙江省红十字系统“教考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制定《红十字救护员管理规范》《应急救护实训基地和考点建设规范》,精选149名师资,建立考官库,统一考试标准,确保培训质量和持证救护员实操水平;依托市区生命安全教育体验馆、培训基地等阵地,扩大村(社区)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余杭区葛巷未来社区率先实现“每户家庭有一名救护员”目标。

培育救在身边“侠”风尚。在30万名持证救护员中招募8万名急救侠,鼓励更多人敢于出手、勇于施救;聘请公益形象大使,利用融媒体渠道,大力宣传救护员和现场急救成功案例,讲好红十字“救”在身边感动故事;开展“寻找最美救护员”主题宣传活动,加大褒扬力度。红十字救护员夏振辉获评“全国十大最美救护员”。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