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6日,以“救在身边 交通平安”为主题的第七届浙江省红十字应急救护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杭州举办,全省11个设区市和省交通集团共组成12支代表队,展开了一场紧张有序、专业性十足的救护技能大比拼。
大赛由省红十字会、省交通运输厅、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省健康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总工会、共青团浙江省委主办,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指导和备灾救灾中心、省红十字救护培训中心、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钱江都市频道联合承办,旨在检验“救在身边·交通救护伴行”专项行动实施成效,展现交通从业人员应急救护技能水平,进一步筑牢公众出行安全防线。

经过两天激烈的角逐,最终,省交通集团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绍兴代表队、宁波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台州代表队、金华代表队、湖州代表队获得团体三等奖。



台州代表队王静宜、省交通集团代表队李政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实操技能分获心肺复苏组、肠管外溢组第一名,经省总工会核准后将被授予“浙江金蓝领”称号。



作为全省交通行业首次举办的应急救护专项职业技能竞赛,与以往比赛不同,展现出以下几个创新点。
创新赛制:贴近实战,以场景化比拼锤炼真本领
本届竞赛在赛制设计上锐意创新,突破传统命题式考核模式,首次在场景救护演练中引入参赛队自主命题机制。各代表队自行设计交通意外场景、搭建模拟环境、设定伤员伤情并配备相应器材。
竞赛中,队长首先汇报场景设计思路,随后队伍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下完成救护任务。

“便携式摄像机全程记录!可留存可追溯!”“车辆已熄火!已拉好手刹!”“大家不要拍照,请保护伤员隐私!”一句句口令从各位队员口中明确传达,不仅体现了安全防范意识,更体现了人道主义关怀。
此外,各代表队还创新引入无人机检视现场环境、空投物资、急救APP等模式,充分运用了新质生产力成果。
本届竞赛极大考验了参赛人员的临场判断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技能比拼更加贴近真实突发事件,有效推动了应急救护从“纸上谈兵”向“实战应用”的深化。
聚焦行业:守护动脉,织密交通出行安全网
公共交通是城市运行的动脉,而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则是这条动脉上的守护者。作为交通现场的第一响应人,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的急救能力,往往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省红十字会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救在身边·交通救护伴行”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省交通集团还统筹建设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和职工“健康小屋”,因时制宜开展应急处置预案演练,建起一支专精于交通领域的救护队伍,为我省平安交通保驾护航,为高水平服务人民美好出行贡献力量。

扩大领域:普惠于民,助力“救在身边”品牌建设
本届竞赛中,各参赛队在场景救护项目中不约而同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被救的伤员在恢复正常生活后,都纷纷投身于急救侠队伍,以期传播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救护更多的人。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应急救护工作正是这样一项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优质公共服务。
2021年10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重塑新型应急救护体系。交通运输、公安、应急、消防救援等行业联合红十字会实施“救在身边”十大专项行动,提高重点人群应急救护持证率,推动应急救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5年10月,全省已累计培训应急救护持证人员518万余名、达到户籍人口的10%,领先全国。随着“会救”“敢救”的人越来越多,浙江现场成功施救的案例不断涌现,今年已有施救案例250多例,其中14例由交通人员现场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