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7岁的慈溪龙山镇金岙村的金华芬老人完成了她此生的最后心愿。按照她生前的嘱托,宁波市眼科医院角膜取材组医生恭敬地向金女士的遗体三鞠躬后,小心翼翼地取下老人的眼角膜,怀着崇敬之心将这个“光明的希望”封存。
金华芬曾担任村妇女主任、治保调解员、村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在村民的心中是可亲可敬的“权威”,在家人眼里,是个“执着的老党员”。她常说,“党员就是应当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她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13年1月,金华芬被查出患有肺癌。多次化疗并没有击退她对生活和服务群众的热情,只要身体吃得消,她都会热心帮助村里做力所能及的事。面对人生的最后旅程,她开始思考生命的延续。
每当在电视中看到播放器官、角膜捐献的节目时,她都会跟家人说,等自己去世了,也要捐献器官。器官捐献有一定标准,由于身患癌症,老人很是发愁,当她得知自己的眼角膜还可以捐献时,老人眼里放光,“只要能捐的,我全都愿意捐了。”
然而在村子多数人的观念里,捐献器官、遗体就是任人“千刀万剐”。“谁不希望自己家人过世后能够‘完完整整’地走呢?”“难道来世你要做个瞎子吗?”面对亲戚、朋友甚至村民们的阻拦与质疑,金华芬做起了大家的“思想工作”。她说,“我不相信‘来世’,我只知道这辈子要做好人,就算有下辈子,也有另一个人可以替你看这个世界。”她的坚持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
2014年,金华芬正式在《宁波市角膜捐献登记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写下了一生最后的心愿。她也成为了慈溪市第6名角膜捐献者。“母亲一生奉献,到生命的尽头还希望能帮助他人重获光明,我们理解她也支持她。”女儿黄女士说。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老人依然不忘叮嘱儿女替她完成这一善举。病痛让她无法发声,只能喃喃念叨着:“捐、捐……”并用尽全力用笔在纸上划出零散的笔画:“眼睛”、“2000”。女儿知道这是老人一直念叨的事,她是想把捐献角膜的2000元慰问金全部捐出来。
老人的无私捐赠至少可为2人带来光明的希望。她的家属也希望能尽快帮助到有需要的眼疾患者,能让老人的眼角膜点亮他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