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这儿有人受伤了。我是急救员。有会急救的可以过来帮忙。小伙子,请你拨打120!”一名中年男子大声呼喊着。“你好,120吗?这里是环城路和南门街交界口,这里刚发生地一起交通事故,有一人左腿骨折, ,还有一人肩部受伤,请迅速派人来抢救!”一个小伙子神情严肃,用清晰的话语向120发出援助请求……不要误会,这不是一场真的交通事故现场,而是今年5月10日义乌市红十字会在其廿三里街道拨浪鼓广场举行的红十字志愿者救护技能比赛的一个场景,比赛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观看。
今年初,义乌市红十字会申报的“红十字公益性急救培训10000人次”(其中救护员培训发证2200人次、群众性救护知识普及7800人次)被义乌市政府继2010年后再度纳入2013年十大民生实事。于是,为了提高民众意识,让广大市民与急救知识来个“亲密接触”,“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活动就在这片被称为“小商品的海洋”的土地上精彩地演绎着……
活动精彩纷呈,一景胜过一景
链接名家,邀请马桂林老师奏响“生命就在你手中”的序章。3月,由义乌市委宣传部主办,义乌市红十字会承办的第十期“商城大讲堂”在市图书馆报告厅开讲。义乌市红十字会邀请了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浙江省红十字会特聘培训专家马桂林女士作了《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与互救》主题演讲。近300名市民朋友聆听了马桂林女士的演讲。
此次安全讲座主要内容为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常识,涉及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术,创伤四项技术及意外伤害应对方法等。在讲课中,马桂林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实际大量案例,讲解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交通事故、溺水和意外伤害自救互救等内容,并对意外伤害急救进行了现场模拟演示。马桂林老师精彩的讲解给在场的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牵手网络,急救知识网上竞赛调动民众学习性 。2013年“世界急救日”期间,为扩大急救普及覆盖面,让更多的市民能了解到急救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急救意识。义乌市红十字会联合义乌市政府门户网站,让急救知识普及插上网络的“翅膀”,在全市范围内举办“2013年世界急救日网络有奖知识竞赛”。9月11日至9月22日期间,市民可点击义乌市政府门户网站“2013年世界急救日网络有奖知识竞赛”(http://hszh.yw.gov.cn/zsjs/),或义乌市红十字会网站专题浮标,进行在线答题。近千人参加了此次急救知识网络竞赛,很多市民还来电咨询相关急救知识,并表示要参加急救培训。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市民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全民学习急救知识的良好氛围。
同时义乌市红十字会还制作了各种急救知识宣传册在各类活动中发放,受到了市民的热烈响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拥抱远程,急救视频列入市干部教育网络课程。义乌市委组织部有一个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相当于一所网络“夜校”,每位干部通过这一新的学习平台,工作之余不出门即可随时学习进行自我充电,解决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工学矛盾,节约培训成本,还推进了培训的制度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同时,为了确保学习自觉性,义乌对公务人员网上学习情况采取学分制管理,建立干部网上学习个人电子档案。同时,学分考核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相挂钩,并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如果能够搭上义乌市干部教育网络学院这辆“快速列车”,对急救知识的普及是大有裨益的。于是,在“急救日”到来之际,义乌市红十字会积极争取市委组织部的支持,将马桂林老师的《家庭急救之危机时刻—创伤救护》列入了义乌市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的教育课程,总课时达5个小时,共计5个学分,短短半个月已有1000多名市党政干部点击学习。此举开辟了义乌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与培训的新渠道,为义乌市红十字会长期有效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搭建了良好平台,也大大提高了市党政干部的急救意识。
措施保障有力,一步一个脚印
构筑平台,政策之手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能否深入开展,在于能否构筑起政策平台,这也是保障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深入、普遍开展的关键。义乌市红十字会认真研究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政策平台的构筑要素,充分认识、宣传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得到了义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义乌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义乌市开展群众性现场救护培训工作意见》的通知》(义政办发【2013】61号)文件,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吹响了急救培训无声的号角。而且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市民都可获得免费培训,为工作开展彻底解决后顾之忧。统领全市现场救护培训政策平台的建立,使现场救护培训在该市13个镇街及教育、安监、综合执法、旅游、民航、电力等部门蓬勃开展起来,为民生实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部门协作,建立长效机制。依靠部门协作,建立长效的救护培训工作机制,是实现救护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另一重要支撑。在组织救护培训工程中,义乌市红十字会多次到救护培训重点部门上门宣传、沟通协调,换取共识、达成一致。市安监局建立了推动全市安全生产重点企业救护培训机制;市电力局新增员工现场救护培训、老职工复训计划;镇街建立村、社区救护培训计划等等。
为了提高市流动人口的急救意识,义乌市红十字会联合市流管局“公益大讲堂”平台开展急救培训,培训对象为各单位、企业的外来建设者。“公益大讲堂”是义乌市流管局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开展的公益性活动,主要为流动人口提供思想道德、健康生活、和谐理念等各种内容的培训,由单位、企业自行选择培训内容,借以提高流动人口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义乌市红十字会的急救培训也在“公益大讲堂”培训菜单中。
突破瓶颈,师资保障前行 。救护培训工作要取得成效离不开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自2010年以来,义乌市红十字会每年组织市红十字会专职人员、红十字志愿者骨干及义乌市各医院急救科医务人员参加救护师资培训班,培养出能承担救护培训任务的合格师资15人,为搞好全市救护培训工作提供了骨干力量。
9月初,市红会召开了2013年度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经验交流会。邀请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副教授胡爱招及十余名应急救护培训老师到场交流应急救护培训经验与心得。组织骨干师资及时更新知识,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培训技术,评选优秀教学课件,不断提高全市师资的教学水平,逐步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师资队伍,为急救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规范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应急救护培训是一项严谨的工作,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之前,防止伤情继续恶化,减少伤员痛苦,避免或尽量减少伤残和后遗症,挽救患者的生命。因为培训对象为非专业医护人员,所以要更加注重救护培训质量。义乌市红十字会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四个统一”(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质量标准和考核、统一发证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培训大纲、培训学时等具体规定,严把教学质量关、考核质量关,建起标准化“生产车间”,切实加强培训质量管理。
在救护培训中,义乌市红十字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服务企业、服务机关、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救护培训。就这样,其急救培训工作正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时令金秋,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截止9月底,义乌市红十字会已完成群众性普及培训12299人次,救护员发证培训2210人次,提前圆满地完成了年度急救培训任务。
义乌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崔蔚青说:“开展急救培训是红十字会是最有特色、最具活力的品牌业务,我们一定要让开展红十字公益性急救培训这项工作真正惠及民生,为大众撑起绿色生命之伞。我们更期待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急救培训中来,真正奏响‘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和谐大乐章!” (义乌市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