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自立自救 感恩报答社会 江北区为残疾人开设救护培训课

发布时间:2013-09-24发布者: 浏览量:

    “遇到突发情况,大家千万不要慌,判断环境安全后,尽快开展自救互救,并及时拨打120……”9月22日,宁波市江北区红十字会和区残联在残疾人康复中心开设了一堂特殊的应急救护培训课,吸引了辖区50多位残疾人参加。他们中有的肢体残疾,有的语言障碍,有的是精神残疾康复期,甚至有的是由家属推着轮椅来参加的,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学习急救技能,提高自救能力,感恩回报社会。

    在培训课上,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讲解了心肺复苏及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并通过现场演示、手把手施教等形式确保每位学院听得懂,学得会。现场的残疾学员和陪同家属都听得很认真,有的还在笔记本上记录培训老师讲解的急救技术要点,生怕遗漏了什么。来自庄桥街道的徐阿姨,左手残疾给她生活带来许多的不方便。听完今天的课了,她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后类似流鼻血、脚扭伤、硬物划伤出血等一般情况,都懂得自己处理了,不会再麻烦别人,更不会让家人担心了。

    “我是一个残疾人,残酷的命运使我不幸,但我不气馁,社会的温暖让我坚强。在生活中,我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人。”右下肢残疾的小张微笑着对我们说。小张来自农村,15岁那年的一场交通意外,夺去了他的右下肢,残酷的现实使他一度多生活绝望。在家人和社区的帮助下,使他逐渐恢复了生活的信心,并学会了电器修理技术。今天的救护培训,又使他多了一项生活的技能。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在有行动能力的残疾人当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不但是提升残疾人自救互救技能的需要,更是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江北区红十字会庄跃勇会长告诉我们。

    据悉,江北区具有生活行动能力的残疾人有3200余人,区红十字和区残联将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使他们切实掌握应急救护技能。(郑代丰)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