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着酷暑深入贫困学子家庭

同行的爱心人士亲切勉励贫困学子

家长讲述“奖状墙”背后的故事
近日,浙江省嘉兴市红十字会坚持群众路线,顶着炎炎烈日,深入贫困学子家庭,对“红十字助成才,爱心代代传”项目拟资助对象一一入户走访,掌握实情,以切实将红十字的温暖送到即将迈入大学校门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寒的学子手中。
贫困学子:“想不到40度的高温你们还来。”
小林家在嘉兴市秀洲区最西北的新塍镇,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残疾,祖母又年老多病,但小林学业十分优秀,在今年高考中以高分被浙大录取。经学校推荐,小林成为嘉兴市红十字会助学项目的拟支助对象。当嘉兴市红十字会的工作小组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拐弯摸角来到小林家时,小林第一句话就很是激动:“今天气温这么高,有40多度,我以来你们不来了,想不到你们还来”。嘉兴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国芬回答:“我们说好了,就一定会来!”小林家比较低矮,地面又是泥地,只有屋顶的一把老旧的吊扇发出几丝热风,一行人从烈日下走进来,感觉就是从烤炉进入了蒸笼,身上的汗就畅快开了,红十字爱心助学的暖流也随之奔涌。
爱心人士:“红十字会的工作态度让我感动。”
为了搭好红十字会这一爱心平台,使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每年在本项目实施期间,嘉兴市红十字会总是邀请爱心人士一同前往家访,既使爱心人士亲身感受到贫困学子的救助需求,也使红十字会的工作得到爱心人士的直接监督。8月6日,爱心市民许女士随着市红十字会工作小组的脚步,走村入户,穿行在一条条曲折的小路上,全程参与了当天的贫困学子家访活动。许女士亲眼看到市红十字会工作小组与村委会、学生、学生家长一一核实资料,察看学生家庭实际生活环境,当她来到秀洲区王江径一学生家庭时,面对乐观阳光的贫困生小新,许女士当即决定与他结对进行资助,其实许女士是工薪阶层,并不富裕。一整天的奔波和汗涌,却让许女士十分高兴,她说:“红十字会的工作认真细致,很踏实,你们的工作态度让我感动。”
红会人员:“汗出如浆身体好。”
要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就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虽然手头已经有了教育局的推荐材料,但为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每年暑假,在高校录取大学新生之际,嘉兴市红十字会的工作小组就会进入到每一户被推荐家庭以掌握实情。这时节,正是江南最炎热的季节,而今年又遇上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高温,气温保持在40度左右的红色区域,这使走村入户的家访显得比较艰苦。8月6日,市红十字会工作组连续走访慰问了8户学生家庭,中午也马不停蹄,一刻不息,当天下午17:20,当一行人完成当天的走访任务时,大家忽然发现傅琦红副会长的后背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白色粉沫,细细一看,原来是一层盐花。当天,正遇上嘉兴建国以来的最高温——40.2度。对此,傅会长笑笑说:“汗出如浆身体好!”
据悉,“红十字助成才,爱心代代传”为嘉兴市红十字会资助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寒大学生的救助项目,该项目为每名学生在大学期间每学年资助学费5000元(共4-5年)。通过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并教育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秉承红十字精神,做传承爱心的红十字志愿者,在自己有能力、有实力的时候帮助下一位贫困学子,让爱心代代相传。该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募集资金104.87万元,截止2012年已资助学生109人次。(嘉兴市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