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现场救护培训惠民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时间:2013-07-09发布者: 浏览量:

    根据2013年现场救护培训惠民工程提出的“市本级培训救护员3000人,普及1.2万人”的目标任务,3月份以来,绍兴市红十字会作为现场救护培训工作的牵头实施部门,围绕师资培养、基地建立、培训落实、宣传普及等方面开展工作,截止目前,共培训救护员2077人,普及5663人,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在市府办的高度重视下,专门召开由各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协调会议,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明确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了救护培训工作网络,编制了部门培训计划。同时,要求各县(市、区)红十字会要借“救护培训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东风”,尽早抓实救护培训工作。同时,还建立了一个由各县级红十字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构筑了一张由多部门参与的培训工作网络。明确了各县级红十字会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编制了各部门的培训计划,为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扩建救护师资队伍。建立梯队合理、高效奉献的师资团队是开展培训的龙头。3月中旬,在卫生、教育、电力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红十字会本级专门组织57名具有医学背景的骨干力量作为师资培养对象参加省级救护师资班,经过为期一周的培训,57名人员均通过考核并获得省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师资证书,由此,师资从原有的18名增加到75名,为培训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撑。此外,绍兴县、诸暨市、嵊州市、越城区等县级红十字会也先后分批组织开展师资培训班,扩充师资力量,打造量大面广质优的师资团队。


    三、共建救护培训基地。市本级除进一步依托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现场救护实训基地在城区小学生中普及现场救护知识外,3月份以来,先后与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学校、市委党校和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越秀外国语学院等高职院校以及市属中学和市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8家单位共建培训基地。合作单位提供场地,并组织好参训人员,红十字会负责教学与考核,双方对基地的管理承担不同的责任。


    四、实施规范化教学培训。绍兴市红十字会严格按照省会规定的教学质量和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工作。一是按照计划培训。为确保培训质量,市红十字会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共同制定培训计划,按照每50-80人设班进行培训。二是按照大纲教学。在培训中使用统一的教材、按照统一的大纲、制作统一的基本课件进行救护员培训和普及性培训,同时探索开展套餐式教学,即在保持基本课件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受众的需求和行业特点增加个性化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学培训与实际应用的良好结合。三是按照标准考核。严格把握参考人员的资格,规定只有学满相应课时的学员才能参加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对于未能一次性通过理论测试、实践考试的学员实行补考制,直至考核合格才予以发证。四是按照规定建档。从参训人员的申请表、汇总名单、理论测试卷到实践考核结果,每一项都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并制作了电子台账,确保了培训信息客观真实、规范齐全、有据可查。


    五、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培训中,市红十字会及时总结救护培训中的创新举措和成效,及时收集救护培训中的动态信息和典型案例,编印了《现场救护培训专辑》并发至有关单位。及时撰写救护培训信息报送至市级主流媒体,截止目前共在市级媒体报道专项信息16篇次,向上级红十字会报送专项信息22条。此外,市红十字会还通过组织救护知识竞赛、广场救护技能体验、青少年救护及逃生演练等活动,不断扩大救护培训工作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全民参与救护培训——这项民生实事项目。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