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出台政策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走进全市中小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3-05-15发布者: 浏览量:

    至2015年有100名救护师资,2000名红十字救护员;

    全市中小学在校师生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率达100%;

    应急救护培训被列入初中学生毕业与升学综合素质评价;
 
    日前,据宁波市红十字会和市教育局、市卫生局联合发布的文件显示,至2015年末,宁波中小学在校师生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率达100%;那时全市有100名中小学救护师资和2000名救护员。

    近年来,宁波市红会与教育部门在中小学中推行全员救护普及培训。其中,自救互救和心肺复功技能学习已连续5年被列入该市初中学生升高中综合素质测评内容之一。每年有7万余名中考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接受为期半天的救护普及培训。同时,救护员培训内容被列入高校校本课程或素质教育计划。其中,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将红十字救护培训设为校本课程;宁波大学开设基本救护技术课程,将救护员培训纳入学校创新创业技能学分考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全面普及在校生救护技能列入学校工作目标;浙江万里学院将救护培训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挂钩。

    大学生救护员纷纷以实际行动挽救鲜活的生命。万里学院一名大学生急救员在马路上急救晕倒在地的老人,使之脱险。

    自救互救和防灾避险能力十分重要,最好能从小抓起。本次红会、教育局和市卫生局联合发文在中小学师生中普及应急救护培训。其中,救护员培训对象为全市中小学教职工,救护师资培训对象为全市中小学校医、体育教师及有医学背景的教职工。另外,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对象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职工、学生。

    应急救护培训以进课堂为主,与学校主题活动、军训、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的形式;培训内容以创伤四大救护技术、心肺复苏救护技术、意外伤害、逃生避险、疾病预防、灾害事故、心理健康等相关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主,通过课堂集中讲授、示范演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其中,救护师资培训在40个学时以上,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在10个学时以上。普及培训列入各中小字学校课程,一般安排8学时。

    各地教育局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更入平安校园创建内容,将中学生应急救护技能列入宁波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殷建国)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