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下城区群众性现场救护培训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第三个年头被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自救互救意识有了一定基础,群众学习急救知识需求日渐高涨,区红十字会应时推出了幸福“救”在身边急救讲堂,实现了“三覆三立”的转变,反响热烈。
一是颠覆大班,创立小班。取消了以往四五十人一个班次,一个操作训练模型的大班化课堂模式,借鉴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公众培训模式,采取12名学员一期的小班化教学,配备1位督导、1位主讲、2位助教、六具成人模型、六具婴儿模型的教学力量,实现师资与学员一对四、模型与学员一对二的教学模式。
二是颠覆灌输式讲授,创立启发式引导。颠覆传统的理论讲解、操作示范、学员代表练习的被动灌输式授课模式,创立了以视频观摩示教、学员操作、指导纠错、要点强化、操作测试为培训程序的启发式引导模式,让学员在操作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加深印象、深刻记忆,旨在达到学能用、用有效的目的。
三是颠覆大杂烩课程,创立项目教学。颠覆以往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五个项目并“教”齐驱的大杂烩课程教学,按照一个项目一堂课的模式推进,目前就选取了技术含量高、难以自学的心肺复苏技术为首推项目。项目教学有效控制了学习时间,遵循了人类注意力集中的规律,避免了学习疲劳感。同时,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推进,课堂上讲透、学会,使学员避免因多个概念一起学而发生混淆、张冠李戴的错误。
3月16日、22日,与区干部保健办、卫生局团委、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联合在区行政中心连续推出第一、二期两期讲堂,反响热烈。学员们不仅对这种新型的培训模式赞赏有加,认为适应现代教学需求,让学员在重复操作中自我纠正,强化记忆,学即有成。而且对技能性培训内容更是欣喜不已,连连称赞太实用,太需要了,并且自发的担当起家庭老师,将讲堂上所学内容教授给家庭成员,意外的收获了学一堂课,会(惠)一家人的效果。不少学员还转达了其他同事的意愿,希望讲堂多开几期。
下一步,下城区幸福“救”在身边课堂不仅成为干部保健课堂,还将走进社区、走进企业,成为居民群众幸福“救”在身边课堂。(席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