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高亭小学学生小磊跑进教师韩蝶霞的办公室,兴奋地向她讲述让自己骄傲的一件事。
原来,小磊这天帮被菜刀划破手指的妈妈止血,被夸奖是家里的小男子汉。
“平时,老师就教我们急救知识,现在用到了。”
像小磊一样,今年,市民愈加认识到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主动学习急救知识。两年间,岱山县已有来自各行各业的300余人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 。
生死关键可能只是几分钟
说起急救知识培训的效果,高亭小学卫生与保健课教师兼红会培训师韩蝶霞十分肯定。
“单说学校里,孩子们在日常锻炼中很可能磕碰到,这个时候,如果学生掌握止血等简单动作,就可以互救自救,在校医到达前,减少孩子受到的伤害。”
据悉,为了在校园里普及急救知识,该校经常性组织开展面向师生的急救知识培训。
企业也将“急救知识培训”作为员工入职前必过的一道门槛。“进公司后,第一件事就是让新员工学习掌握急救知识,这是对生命的负责。”金海重工安全保卫部技术监察室副经理徐家裕介绍。
据悉,医学上把发生心脏停止跳动后的头4-6分钟称为急救“黄金时间”,如果在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在4分钟内做现场心肺复苏,也许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急救课堂举起生命之重
赵芬是长涂镇一名普通的社区居民,去年,她参加了一场“社区居民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就是这次培训让她在一次偶然中救了别人。
今年3月的一天,赵芬去亲戚家做客,路过一民宅时,突然从屋里传来惊慌的呼救声。赵芬连忙跑进屋,发现是这户人家4个月大的孩子被奶呛着,脸色已经发紫。看到孩子变成这样,年轻妈妈一时慌了手脚。
情况危急,赵芬立刻凭着自己在培训和书籍中学到的知识,上前将孩子口鼻的奶擦干净,使其俯卧在自己的腿膝上,并用劲在孩子的后背拍打。
很快,孩子的脸由青转红,大声哭了起来。
这次经历让赵芬感到非常骄傲,她积极宣传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呼吁亲朋好友都学习应急救护知识。
现代救援期待全民参与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有了共识:遇到危急情况,只会拨打120是远远不够的,多一个人懂得急救知识,就会多一分安全保障,现代救援应该是全民参与的社会大救援。
记者日前从岱山县红十字会获悉,从去年年初开始,该县已开展公益性救护培训30余次,其中300余人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
岛城救护培训工作领域正在不断拓宽,覆盖面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今年,明显感受到主动报名参加培训的人数与日俱增。”该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虞晓芬期待岛城出现更多的“社会救护员”,因为只有全民参与,我们身边的“安全网”才能越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