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云南昭通彝良连续发生5级以上地震,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宁波爱心”再次启动。
百万元物资紧急运拨灾区
彝良地震后,宁波市红十字会就进入了严正以待的状态。常务副会长赵雅飞召集了昭通彝良地震赈灾专题会议,落实救灾工作。她语重心长地说:昭通是宁波第二例人体器官捐献者杨洪祥的故乡,我们要全力以赴做好援助地震灾区的赈灾工作。
9月11日,市红十字会决定,向云南、贵州地震灾区紧急运拨100万救灾物资,其中通过云南省红十字会向昭通灾区调拨赈灾物资57万元;另按《恳请援助贵州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工作的函》,向该省红十字会调拨赈灾物资45万元。同时,向云南昭通灾区紧急划拨10万元救灾款(其中市本级5万元,鄞州红会5万元)。
据红会系统信息反馈,这次地震受灾地区生活物资紧缺,民房和村寨基础设备受灾严重,灾后重建工作任务艰巨。宁波市红十字会第一时间上百万元救灾款物投入抗震救灾,就像是雪中送炭,再次让“宁波爱心”温暖云南、贵州灾区的同胞。
年轻一代“宁波爱心”捐款救灾
9月10日上午,市红十字会捐款办公室走来一位姑娘,这是位住在江东的宁波本地人,她取出100元说捐给云南地震灾区。她有点好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样子,腼腆地说:“不好意思,捐的钱不多。灾区同胞真的很可怜,我有钱一定会多捐一点。”她叫李璐,是宁波教育学院在读大学生。
10日下午,天气还很闷热。市红十字会捐款办公室走进一位宁波本地小伙子,擦着汗二话没说掏出一叠一万元带着封条的人民币放在桌子上,他只说:“捐给云南地震灾区”。按捐款程序,一要出具票据,二要登记捐款人的相关信息,三要发给《捐赠证书》。小伙子有些为难了,但很快又很爽快地说:“就署名爱心人士吧”。这时,他的话匣有些打开:“现在自然灾害实在太多,灾区的灾民实在可怜,我们能帮就帮一把。说不定什么时间宁波需要帮助了,肯定也会有很多人伸出援助之手的。”他还说他是向114咨询台问到红十字会地址的,然后坐公交车才找到这里,以后熟了。望着收据、登记册,还有那《捐赠证书》上大写的“爱心人士”,使人无不感动年轻一代涌动的“宁波爱心”。
打工一族七袋大米遥寄爱心
9月11日下午,两位30来岁的壮小伙手提大米,来回穿梭于市红十字赈灾办公室。这是两位在鄞州区打工的“新宁波人”,他们把自己省下来及从超市特意买来的四袋10斤装“金龙鱼优质东北大米”和三袋10斤装“福临门水晶大米”整齐地堆放在一起。一位叫邓飞的民工兄弟一边挥汗一边说:“云南地震,灾区同胞肯定缺米少油。我们力所能及捐几袋米,麻烦红十字会把我们的心意送到灾区。”七袋大米折价256.40元,望着还冒着汗水的民工兄弟,大家都有些被感动。问到怎么想到为地震灾区捐大米时,邓飞又说:“一方有难大家帮,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几袋大米只是聊表心意,但我们觉得很有意义。参加救灾救助救人是做好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他接着说:“个人力量很有限,我们商量好了,回去发动大伙一起献爱心,为抗震救灾献上我们的一份力量。”他们说还要回去上班,急匆匆地来又急匆匆地回去了,走廊里留下了他们心灵放飞的回音。 (张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