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2-02-10发布者: 浏览量:

 

    2022年1月初,《新闻周刊》推出的新年第一期节目《生命,持续接力》和纪录片《民法典进行时》中的第二集《生命尊严》,重点关注人体器官捐献相关内容,讲述器官捐献感人故事,维护生命的权益!


    你有没有发现,近年来,年轻人对于器官捐献往往抱着更积极的态度?

 

 

 

持续接力背后的挑战


    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背后,是器官捐献事业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仅2021年就实现捐献5200余例,捐献器官1.7万余例,截止目前,有超过11万余人因此获得新生。


    我国的器官捐献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我国已经是器官捐献和移植数量世界第二的国家。

 

 

    但是,每年器官衰竭需要进行移植的患者就多达30万例,只有约1.6万人能够获得手术机会,能够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只有5%。


    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器官移植的巨大需求,大量的患者还是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就无奈离去。

 

 

    危重患者生命垂危,急需器官移植,却苦于没有供体……面对生的渴望,面对这样的话题:“您愿意在百年之后捐献您的遗体或器官吗?”你会怎样作答?


    提起器官捐献,对于自古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中国人来说,好像很难接受。


    可喜的是,随着新型生命文化观的宣传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自己的行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积极倡导践行着“生命接力”“生命永续”的新理念。


    在浙江,已有15.78万人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登记平台表达捐献意愿,很多市民以捐献登记来纪念自己的成年礼、生日、结婚纪念日等。


    2021年浙江省实现人体器官捐献318例,全省新登记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5.85万人。其中最美女孩黄智超、东阳大一学生沈奕辰等年轻捐献者的事迹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据了解,浙江现有的30岁以下器官捐献志愿者占总人数的60%。


    在安徽,自2013年启动人体器官捐献,截至目前共捐献300例,登记志愿者7万人,其中30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超67%。


    在湖北,2020年5月21日,李治勇和王袁到湖北保康县民政局登记结婚。随后,这对90后小两口来到红十字会,双双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自愿在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上登记了自己的信息,成为捐献登记的“主力军”。


感谢这份厚重的生命礼物


    当一个人的生命衰竭时,将器官无偿捐献,使他人获得新生,这不仅是自身生命的一种延续,也是留给社会最后的“生命礼物”,更是人世间最高的善举。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人体器官捐献的队伍,目的不在于登记后的生活习惯或人生轨迹发生何种变化;而在于当自己的生命走向终点时,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献给世界的最后一份礼物,去点亮更多人的生命。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