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德清一位器官捐献受益者何宏伟签下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这次的器官捐献者曾在去年接受其他捐献者的心脏,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通过这次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死后捐献身上所有能用的器官,希望完成“爱的延续”。
在去年的今天,42岁的德清人何宏伟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如果不是器官移植,他的生命很可能会停留在2019年。何宏伟在31岁时患有心梗,有一次心梗发作,由于送往医院不及时导致了心肌受损,形成心栓。“随着病情加重,那时候一口气走不上三楼,每天睡觉不能平躺,十几年的心栓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何宏伟说,器官移植成了他挽救生命的最后一条路。
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签字接受器官移植后,幸运的是仅3个月,何宏伟就等到了合适的供体,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他很快康复,恢复了正常生活。“心脏移植手术一切都比较顺利,包括体重、心脏匹配度都比较高。”何宏伟说,现在身体质量和生活质量都挺好,虽然还不能做重体力的工作,但是做点电工还是没问题的。
“医生说500万都买不来我的命,我也很感激。”移植手术已经过去一年整了,何宏伟又回到省人民医院做了复查,对于医护人员和那位不知名的捐献者,何宏伟总是心怀感恩和敬意。因为器官捐献的“双盲制度”,何宏伟不知那位捐献者的姓名、年龄、是哪里人、遭遇了什么……但在他心里,一个勇敢的想法扎了根。
曾经接受了他人最珍贵的馈赠,何宏伟成为器官捐献的受益者。如今,他也联系了县红十字会,将这个坚定的想法付诸行动。“我也要成为一名捐献志愿者,将来自己去世后,把角膜、肾脏等能用的器官,捐献出来再救治别人。”
截至目前,我县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有655位,实现器官移植3例,遗体4例,眼角膜3例。曾经徘徊在生死边缘的重症患者,在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死亡的威胁中,渴望着生命的延续,向往着没有疾病缠扰的健康生活。濒临绝望之时,器官移植成为他们最后的寄托。何宏伟说,他相信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会有更多人有这样的想法,那时候,希望更多的重症患者可以延续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