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红会参与养老服务全国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8-04-02发布者: 浏览量: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敬老服务体系,发挥红十字会在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公益救助等方面的优势,2017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民政部、全国老龄办联合开展了红十字会参与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舟山市是全国十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浙江省两个试点之一。舟山市红十字会将试点工作作为红十字会服务“四个舟山”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主动作为,创新开拓、部门协同,主动融入到全市养老服务体系中,形成了养老服务“政府部门兜底、红会当好助手”的舟山模式,受到上级红十字会的充分肯定,为建立红十字会参与养老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做出有益探索,主要做法有:

    一、主动融入,实现长效发展

    一是明确定位、统筹推进。分管市领导高度重视红十字参与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协调相关工作。市红十字会开展深入调研,走访主管部门、养老机构、基层社区等,准确掌握我市人口老龄化特点和养老体系构建情况,充分了解老年人在养老照料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将试点工作要求与舟山养老事业现状及群众实际需求有机结合,制定出台红十字会参与养老服务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到2020年,要建成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养老志愿服务基地15个以上;融合养老服务功能的博爱家园10个以上;组织开展红十字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养老护理员中应急救护员取证率达到50%以上,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应急救护普及率达到90%以上,目前各项工作正全面推进。

    二是部门合作、资源共享。市红会加强与市民政局、市卫计局、市老龄办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起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红十字参与养老服务工作,把红十字工作与居家养老、新农村建设、社区服务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如联合市民政局,推动红十字博爱家园服务功能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融合发展;联合市卫计局,组织医务志愿者为偏远海岛地区老人开展巡回医疗服务;整合全市应急救护培训师资资源,为养老服务人员和红十字志愿者开展养老护理技能培训,推动形成养老服务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助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培养队伍,打造基地。市红会与舟山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共建红十字会参与养老服务培训基地、红十字会现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为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奠定基础。在全市养老机构中建立了12家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积极发挥“红十字博爱之家”这个全市红十字志愿平台的作用,作为为老服务志愿组织的活动场所,开设“博爱心理咨询室”。在定海白泉敬老院试点建立“博爱健康室”,定期为老人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接下来还将在全市示范性养老机构和老年活动场所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在重点养老机构内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名师工作室,不断拓展为老服务阵地。

    二、发挥优势,实现多元内涵

    一是提高服务人员技能水平。依托红十字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在中国红十字总会的指导下,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及护理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志愿者、有需求的老人家属等开展养老照护技能培训。今年3月,市红十字会与市民政局联合举办的首期红十字养老护理员培训班顺利开班,30余名来自全市养老机构的学员经过5天的学习,考核合格后取得红十字养老护理员证书和红十字救护员证书,可享受原人社部门认定的初级护理员同等待遇;在市老年开放大学开设《红十字救护知识与老年照护知识培训》系列专题课程;在老年人居多的社区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急救知识、日常护理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的专题讲座;为部分敬老院、居家养老点、老人健身点等配置红十字急救箱,放置应急救护宣传折页,在老年大学和市社会福利院放置自动体外除颤仪,并就如何使用开展专题培训。一系列举措为老年人身体健康提供了专业保障。

    二是提升居家养老生活品质。将红会博爱家园建设经验与岛城实际相融合,先后在全市“地处偏僻、留守老人和渔民较多的海岛社区(村)”建立博爱家园13家,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切实提高了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尤其是为留守老人服务的能力。普陀区虾峙镇长坑经济合作社等多家海岛红十字博爱家园,在完成建立红十字基层组织,人道理念宣传,搭建爱心服务平台,定期开展敬老志愿服务,扶弱济困,应急救护和健康知识宣教等6项规定任务的基础上,还通过开展党建引领、组建互助帮扶小组,推出公益服务岗位,深化网格团队服务等举措为社区居家老人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生活品质。

    三是提供多元化志愿服务。市红会结合养老试点工作,积极培育和打造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开展“情暖舟山•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培育,为全市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活动开展提供资金政策保障。如舟山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红十字海岛巡回医疗志愿队)下海岛及边远村镇为留守老人送医送药;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上门为失能老人伤口护理、健复指导;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开展身心健康及膳食营养讲座、心理干预、社交指导;爱心敬老志愿服务队为老人们理发、剪指甲、按摩推拿、家电维修、电子类产品使用培训等,全年各类养老志愿服务50余次,受益3000余人次。我会还开展对老年人的公益援助,通过“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博爱互助金”等救助项目,加强对老年人的人道救助,特别是面临困难的孤寡、高龄、失能等老人。

    三、凝聚力量,实现社会参与

    一是夯实群众基础。市红十字会积极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养老技能培训,志愿服务、困难救助、红十字青少年等业务工作,加大宣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理念,让广大群众认同红十字工作,发动群众加入到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中来,参与红十字敬老服务,共同助力打造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服务四个舟山建设。

    二是联动社会组织。目前各类公益社会组织、志愿团 队发展迅猛,数量较多。但却大多各自为政,活动分散。红十字会积极搭建好志愿服务工作平台,出台了《舟山市红十字志愿组织管理办法》、《舟山市红十字志愿者管理办法》,开展红十字志愿者星级评定,研究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的激励回馈政策,引领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志愿队伍共同发挥作用,通过资源共用共享、阵地共建共融、活动共创共办,实现与其他社会组织一起在服务居家养老这个领域上的“同台合唱”,引领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助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营造社会氛围。养老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如何更广泛的动员社会力量,离不开宣传推广。市红会通过积极联动市级媒体、打造红十字自媒体,将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法规、志愿服务信息等在全社会广而告之,成为了我市养老工作的宣传队,引导社会各界正确理解和参与社会养老。如红十字参与养老服务培训基地成立暨首期红十字养老护理员培训开班时,舟山广电总台、舟山晚报等市级媒体均进行了报道,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多家养老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主动要求参加今后的相关培训。(张芹)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