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孩子终于同意了!我也了了一桩心事。”近日,家住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的石阿姨,在镇海区红十字会顺利完成了遗体、角膜捐献登记的所有手续。而石阿姨的儿子也在母亲的说服下,最终在“家属同意”一栏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十几年前,石阿姨的父亲在弥留之际,也曾表达过捐献遗体的心愿。“那时候,死后捐献遗体非常少有,而且家属也反对。我们家一共有七个兄弟姐妹,虽然老父亲去世前希望捐献遗体,但我们有几个兄弟姐妹提出了反对,最后就作罢了。”也是在那个时候,石阿姨的心里就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2012年,石阿姨将遗体、角膜捐献的想法告诉了家人,但苦于家人的反对才等到了现在。端坐在记者眼前的石阿姨精神矍铄,虽然她年过七旬,却已是个游遍10多个国家的“时髦”老太太,正是这种“且活且快乐”的心态,让石阿姨觉得身后能够将身上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患者是她人生价值最好的诠释。
而当天,与石阿姨一同登记的其他三人,一个是她的姐姐,另外两人也是认识的朋友。“在一次聊天的时候,我无意间听到石阿姨说要捐献角膜和遗体,而我刚好也有这样的想法,但不知道怎么捐献,所以那天我们就跟石阿姨一起过来了。”在镇海做销售的张女士请了半天假,开福利彩票店的胡女士停了生意,特意与石阿姨一同前往镇海区红十字会登记遗体、角膜捐献。
“之前还怕女儿不同意,没想到她几年前就已经登记过器官捐献了,这次我去登记遗体捐献,她非常支持我。”石阿姨的姐姐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是思想没有落伍,捐献遗体能为医学事业做点贡献,如果角膜还能用,就捐给需要的人,让他们替自己继续看看这个世界。
这四位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有着不同的工作、生活经历和文化程度,但她们表达着相同的爱心,而这份爱心也是今冬镇海一道温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