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南县红十字会以学校红十字建设为契机,利用“五项活动”,注重多措并举,把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贯穿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扎实做好推进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目前,全县300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成立了红十字会,实现了我县学习红十字组织全覆盖。
一、开展红十字会主体教育活动。联合县教育局开展“平安春风进校园 红十字精神进课堂”活动,结合校园环境建设,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召开一次红十字主题班会、开展一次红十字青少年自救互救知识竞赛、组织一次博爱一元捐、开展一次红十字志愿服务、观看一次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宣传片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活动,推进红十字宣传活动。2013年,县苍南中学学生陈璐荣获红十字青少年“浙江省第三届红十字优秀青少年”称号。县还开展了万家手册进校园活动,向全县20所高中,发放了2.3万本《现场救护培训手册》,带动青少年这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让青少年主动参与红十字宣传活动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社会服务观念。
二、举办红十字救护知识竞赛。每年“红十字博爱月”期间,都结合上级红会以知识竞赛活动为抓手,在全县各学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应急救护知识竞赛活动,大力普及自救互救知识,2013年县学生薛余锋获得全省红十字救护知识竞赛一等奖。联合县教育局开展苍南县红十字青少年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在县红十字会、县教育局官方网站,建设了网上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库,全县在校学生通过在线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全县各中小学共有10万余名学生参加了竞赛活动。经过评选,一等奖131名,二等奖215名,三等奖325名,优秀组织奖27所学校。通过知识竞赛,让在校学生掌握了更多自救互救知识、学习急救技能,提高对“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三、创新性开设应急救护选修课。为提高学生的应急救护意识,积极联系县教育局全面推进安全教育建设,县省一级重点高中苍南中学早在2012年就开设了应急救护选修课,使县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知识正式进入课堂,截止目前,全校已有240多名学生选修完这门课程。该选修课课程主要包括心肺复苏,常见急症,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创伤救护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等,课程教学安排共12课时。为方便学生技能操作练习红十字会为学校配备了救护教具、救护教材等。今年,龙港高中也已把应急救护培训纳入了学校选修课程,2个班8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钱库高级中学也正积极筹备中。
四、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切实增强师生安全意识,积极联系县教育局全面推进安全教育建设,联合县教育局分片区在灵溪、龙港、马站、矾山等中心镇集中面向全县30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或教师开展普及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包括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避险逃生及针对教育行业特点的救护知识和技能。两年来,共开展了15期普培训人数820人,对理论和急救技能操作合格的805人颁发了救护员证书,提高了教师在日常生活的应急能力,发挥“第一救助者”的作用,为县校园安全再设了一道安全防线。
五、组织教育系统参与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学校作为人口密度极高的场所,学生人数多,突发状况多,必要的现场应急救护技能对保障师生的安全尤为重要。所以,在县举办的两届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中,红十字会都主动邀请教育系统参赛,抽调各个学校受过应急救护培训、取得救护员资格证的教师组成教育局代表队参赛,参与到各乡镇、机关单位的“救护大比武”中。由于成员们来自县多所学校,平时能在一起训练的时间并不多,但他们专心比赛,全力以赴,连续2年荣获团体三等奖、并获得救护技能固定、心肺复苏、止血等单项奖。技能大赛让师生们都能学习和掌握现场应急救护的技能,增强防灾避险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从而减少减轻突发事故中人员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