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红十字救援队(公羊队)赶赴云南普洱景谷地震灾区救援实录

发布时间:2014-10-24发布者: 浏览量:
    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4度,东经100.5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震中位于永平镇。昆明主城各区以及楚雄、大理、腾冲、芒市等地震感强烈。

    震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杭州市红十字救援队(公羊队)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集结队员、准备物资,于2014年10月8日早上出发赶赴震中——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永平镇。为震区群众带来急需的医疗物资和医疗救助服务。

    本次执行任务时间从10月8日至10月14日。先后共有8名队员驻扎在医疗点上,共接诊406名受灾群众(迁东村211名,迁英村迁美村民小组195人),共熬制、发放“防疾护体中药包”5000只。

第一时间赶赴震 梯队增补持续救灾

    收到地震新闻后,杭州市红十字救援队全面启动一级响应,由徐立军总队长担任总指挥,开始召集队员、准备物资。10月8日,凌晨2点,确定首批队员张旭东、叶朦朦、郭华俊、施时兴携带两箱药品(以外伤药品为主)率先赶赴震区。

    10月8日10:00,救援队赴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抗震救灾,杭州市红十字会积极联系当地红十字会为救援队在震区准备好医疗救助帐篷。首批队员医疗物资及救灾装备,搭乘飞机前往昆明长水,随后转乘汽车前往受灾地点集结。

    经过第一梯队医护人员走访调研,景谷地震后受灾地区最常见的病症有皮肤病、湿疹、流行性皮炎;流行性感冒严重,以及因灾后环境造成的肠胃疾病、痢疾等。而出发前所携带的大量外伤用药则需求不多。

    根据第一梯队病症信息反馈,第二梯队4名队员孙海良、王剑侠、漆海涛、陶小浪及时调整医疗物资,于10月10日早上出发前往震区。

建立医疗点,24小时值守

    10月9日,第一梯队与景谷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沟通,并与普洱县副县长、当地红十字会了解各个受灾村落的情况。经过与各个重灾村的负责人协调后,救援队携带一车救援物资、消杀药品前往受灾较为严重的迁东村。准备在此设立临时医疗点。

    迁东村是一个傣族村落,全村共有500多人。以老人、孩子为主。地震导致全村所有房屋都受到不同程度损毁。迁东村村民在地震发生后,陆续住进了临时救灾帐篷。临时医疗点就建在村民们的临时救灾帐篷边。队员24小时轮流值班。

    医疗点一建立起来,就涌进了一波波的村民。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只有1岁零10个月。从10月8日至10月14日,迁东村临时医疗点共接诊211名病患。

    10月10日凌晨3点,45岁迁东村村民刀明祥和老婆来到临时医疗点帐篷外。当时刀明祥有点神智不清,他老婆说,他晚上睡觉的时候脖子被蝎子蛰了。他的脖子红肿得厉害。队员对伤口进行紧急处理。挤出毒血,拔出毒刺,敷药。早上8点,刀明祥回到医疗站复诊,看到他脖子上红肿消退,大家都松了口气。

一边巡诊 一边破拆

    随着第二梯队队员的补充,救援队将抗震救灾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留守在迁东村临时医疗点的两名队员外,其他队员一部分展开了流动巡诊,一部分对震后的危楼进行暴力破拆。

    10月12日,流动医疗小组来到迁英村迁美村民小组。该村民小组共有300余人,一天时间里,为其中195人进行诊疗。诊疗结果约有70%的人血压偏高。队员们在分析当地村民的饮食结构后发现,当地村民喜欢吃腌制的食品,导致钠在体内大量堆积。队员们在诊疗后将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转交给景谷县红十字会存档。

    另一方面,救援队的破拆小分队正在行动。本次云南景谷地震,伤亡人数不高,但房屋的损毁程度较重。迁东村所有房屋几乎都有开裂现象。尤其是木结构的瓦片房,瓦片随时有掉落的可能。村民虽然都安置在临时救灾帐篷中,但很多生活用品、牲畜依旧在老屋中。队员们在将不牢固的砖瓦进行破除,以免村民在回家去东西途中被瓦片击中。

“防疾护体中药包”:小药包,大作用

    队员孙海良具有10多年中医从医经验。他曾参与过云南鲁甸地震。针对鲁甸地震期间看病的实际经验,准备了黄芩、金银花等20多种中药,经验配制汤药,并制作“防疾护体中药包”。 主要治疗湿疹、皮肤病、流行性感冒、泄痢等灾区常发疾病。

    5000只“防疾护体中药包”随着第二梯队队员进入了临时医疗点。由于地震,迁东村饮用水源受到了污染,每天早上7点半,队员们从永平镇带回大量纯净水进行熬中药。预防流感、治疗止泻、治疗皮肤湿疹这三类中药汤,每天源源不断地供应。

    在保证迁东村医疗点以及巡诊的药品供给后,部分队员将中药汤装好运往永平镇救援指挥中心。在永平镇的救援指挥中心不仅安置着受灾群众,还驻扎着政府的救援力量(地震监测局、部队等等),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

    永平镇昼夜温差较大,日最低气温17℃左右,日最高气温26℃~27℃。从地震发生时开始,来自社会各界的救援力量也都一直奋战在抗震一线。由于连日高强度工作,并且缺乏休息,他们中一部分人也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咳嗽、感冒、中暑、腹泻较为普遍。小小的“防疾护体中药包”,在本次景谷地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脚步越走越近

    2014年对于杭州市红十字救援队(公羊队)来说是个考验,从鲁甸到景谷,两次远距离的国家次生灾害救援让救援队体验很多,收获很多,也反思很多。从县到镇,从镇到村,再由村到各个村民小组,救援队抗震救灾的脚步越走越近,越走越深。尤其是对于这类远距离救援,救援队比以往更加注重前方与后方的紧密配合,梯队式递进,逐渐走出一条以临时医疗点为核心,向外辐射医疗救助服务、消杀防疫工作的救灾策略。

    第一时间救出生命的是英雄,第一时间协助灾区加强防疫,带领幸存者走出阴影的救援者也是英雄!未来红十字救援队将继续这份事业,不做锦上添花,争做雪中送炭,执公益之心,行博爱之善,帮困扶弱为社会出力,救危助难,为政府分忧!(刘林花)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