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罹患胃癌的大榭街道邬德福安详地走了,享年68岁。宁波市眼科医院帮邬德福老伯实现夙愿,他把一双眼角膜留在了人世间,给他人带去了光明。
三年前邬老伯从报纸上获悉,捐献角膜可使盲人从见光明,宁波市眼角膜供给缺口很大,此事深深触动了他。便让女儿联系区红十字会签了角膜捐献志愿书。三年前,他是这样说的:“我从报纸上获悉:捐献一对眼角膜可以使两个人受惠。如果我去世了,愿意把眼角膜捐献给需要移植的盲人,让他(她)们重见光明!”
2010年5月底,邬老伯三年前实施了胃切除手术,当他被推上手术台时,一脸坦然地对主刀医生说:“如果我从手术台上下不来,就拜托你们把我的心、肝等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用,把一对眼角膜捐给需要移植的盲人。”医生们当时感动得眼圈都红了。
疾病折磨着邬老伯,但他性格开朗,十分健谈。老伯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听古典音乐,爱好拉二胡、吹笛子等民族乐器,喜欢看书读报。15岁时,祖籍大碶邬隘的他为生活所迫,出家当了两年半的和尚,其间他学了一些中药知识。后来,他随家人迁居到大榭下厂村邬家。1972年在修筑海塘时,原本患有轻度小儿麻痹症的他因躲避不及,被崩塌的石头砸中右膝盖,造成二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他,面对磨难,坚强地干起了补鞋的活儿。
这些年来邬老伯的生活越来越好:除每个月有480元的社保外,民政部门每月还补给他400元的伤残金。眼下他的大女儿在北仑一所中学教书,小女儿开了一家书画社。成家立业的女儿都十分孝顺。邬老伯搬到海文社区后,重操旧业,免费为居民补鞋,还带头成立社区业余老年民乐乐团,晚上到公园演奏,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在病榻弥留之际他还常常叮嘱女儿,要帮他实现愿望。对女儿说他怕疼,“走”了以后就不疼了,和医生说轻一点……老婆和女儿也都被他的无私精神所感动,并非常支持他。“小时候,大榭交通不便,出岛靠船,由于爸爸声誉好,只要听说是邬德福的女儿,船公都不收钱。爸爸去世后,社区乐队的全体队员都来送别,社区居民前来送别的更是络绎不绝。”邬德福的二女儿邬秋萍说道。
27日上午6点钟,邬德福老伯悄悄地走了,宁波市眼科医院的医生“轻轻地”实现了他的夙愿,宁波将有两人重见光明。宁波每年等待角膜移植的患者有100人以上,由于角膜捐献有限,每年只成功实施角膜移植20余例。邬德福是大榭街道第一例角膜捐献者,也是北仑区第4例角膜捐献者。(王海清 王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