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健康绍兴2030”实施计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公共场所自动化体外心脏除颤器(AED)配备达到每万人1至2台。 2018年,“公共场所配置AED”项目纳入绍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广泛参与 民主决策
为实现“全域谋划、市县联动、兼顾各方”的目标,绍兴市红十字会主动作为,深入调研,充分听取各区、县(市)红十字会和相关部门意见,广泛吸纳心血管专家、救护师资、社会工作者和部分市民的意见,学习上海、杭州、宁波等周边城市的经验,形成AED配置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绍兴市公共场所AED配置三年行动计划”,计划至2020年底,按一定密度在全市文体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大型商场、养老服务中心、学校、车站、景区等重点公共场所配置AED,实现全市公共场所重点区域基本覆盖。
部门支持 合力推进
落实“公共场所配置AED”民生实事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保证此项工作有效落地,绍兴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协调小组,由市政府相关领导牵头,组织18个相关部门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任务和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就做好此项工作,结合实际,群策群力、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发文《绍兴市公共场所AED配置实施方案》,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重点突出 精准布点
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是一项民生工作,如何做到精准有效配置,让广大群众满意,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使此次配置既突出重点场所,又做到相对均衡,绍兴市红十字会会同应急办和相关部门对市本级和各区、县(市)人员相对密集的重点公共场所进行摸底,同时参考其它城市的做法,确定配置布点原则,按照“人流量大、突发心脏骤停事件概率高、设点单位有积极性、便于后期日常维护管理”四条原则,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申报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绍兴市红十字会会同市政府应急办综合研判,并报市领导同意,市直部门确定 41个AED配置点位。各区、县(市)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配置,全市共确定112个公共场所AED配置点位。
市县联动 智慧管理
针对AED配置布点分散、量大面广和使用管理要求高的特点,绍兴市在配置AED的同时,组建全市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全市联网,引入智能化管理,切实提高AED配置后管理效率并方便群众使用。按照“群众找得到,需时用得上”的要求,对全市范围内安装的AED性能、状态进行实时远程监管,群众可通过微信城市服务功能或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实现AED寻找、呼救支援等功能,真正实现了AED配置管理全域化。
明确责任 共同管理
为确保配置后AED能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绍兴市红十字会、应急办和AED设点单位三方签订日常维护管理协议,制订AED管理制度,明确三方职责。在市、县两级红十字会通过智能平台监管的基础上,由设点单位按管理制度要求明确职责,落实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迅速共商解决,保障AED处于可使用状态。
强化技能 全市同质
为确保AED配置后“用得上”,绍兴市红十字会提前筹划,组织全市88名二级以上红十字救护师资参加“全市规范AED操作技能师资培训班”,制作统一的AED救护员培训班标准课件,为全市同步同质开展标准化AED救护员培训班建立基础。在两个月内,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师资力量紧张等困难,共开办AED专项救护员培训班89期,3216人取证(其中市级27期,1032人取证)。上下一心、部门联动,确保每个AED设点单位有一批“会使用”的AED救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