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第二季度“浙江好人”名单公布。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芙蓉社区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华峰入选。

2018年3月,他加入北仑区新碶街道芙蓉社区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5000个小时,其事迹被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浙江新闻等媒体广泛报道。
2019年1月,他担任服务队队长后,团队从10多人发展到21名骨干、1200余名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超98000个小时,服务内容从单一的环保志愿服务发展到以器官捐献为核心,衍生导医、助学、献血、助老、亲子公益、文明创建、消防宣传等多元化服务,成为一支扎根在北仑的专业志愿团队。
“人生就是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在一起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王华峰说,筑梦是他从事公益的最终目标。他希望自己的公益梦能引领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弘扬人道力量,传递博爱精神
作为一名拥有红十字救护员证的专业志愿者,他在私家车中常备急救包,三年多时间救助了18名事故伤员。他的救护手法在一次次“实战”中越发娴熟,急救包从1个逐渐增加到3个,能应对不同的伤情。今年1月,他获得了浙江省“最美救护员”称号。
自开展 “三献”( 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献血)宣传工作以来,在他的影响和组织下,先后有5批爱心人士共128人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投身防疫抗疫,书写志愿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总是奔赴在防疫一线。2020年初,他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背着30公斤的喷雾器和消毒液对楼道进行消杀,连续70多天“跑楼”,收集隔离居民的生活垃圾。2022年元旦,北仑突发疫情,因为处于封控区,他通过手机“远程”组建一支100多人的抗疫应急小分队,在新碶街道5个社区开展核酸检测、消杀、对接物资转运、心理疏导等服务。因其爱人在外围区域,家中只剩他和女儿,每晚安顿好10岁女儿后,他还不忘对小区34个楼道进行消杀。解封后,他又立即开展封控区内和学校复学的消杀工作,累计抗疫时长500多小时。
2021年3月27日,北仑区成立首个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点,他带领团队开展接种引导、登记等服务,截至2022年4月,280名志愿者累计服务13000小时,服务接种市民超68万人次。
助力乡村振兴,播撒未来希望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是北仑东西部对口协作地区,王华峰把爱心送到了两千公里外。他两次到美姑县帮扶调研,了解到当地学校图书单一、学生课余读物不足之后,奔走北仑收集书籍。

在北仑区新闻出版局牵头支持下,他多方协调对接社会资源,在当地建立“书香润乡村”仑美益平米图书角。在他的带领下,美姑县5所学校每个班级均设置了图书角。期间,他还募集到140万元物资,陆续捐赠到当地。就在上月,在王华峰带领下,由芙蓉社区红十字博爱志愿服务队承办的北仑-美姑书香夏令营圆满落幕,7位来自美姑的“阅读之星”走出大山,在北仑度过了难忘的5天书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