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困难母婴群体撑起“保护伞”

发布时间:2024-07-15发布者: 浏览量:

“孩子是早产儿,我们原先想放弃的,实在没有经济条件去抢救,后来还是医生劝我先把孩子生下来,可以一起帮忙想办法……”

看着怀中可爱的宝宝,从刚出生时小小的一团,到现在5个月已经长到13斤,宝妈熊女士百感交集。

“非常感谢红十字会,还要感谢市妇保院医务人员对我们的帮助。”

“这笔补助就像冬天里的暖阳,让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及时的帮助。”

熊女士是浙江省红十字会“母婴平安”项目的受益者之一。“母婴平安”项目旨在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是对非浙籍务工人员困难家庭高危孕产妇的公益救助项目。救助范围从原来的高危孕产妇,到现在将新生儿也纳入了救助对象,并且最高补助金额可达3万元。

57C83

解燃眉之急,获“母婴平安”补助3万元

熊女士一家来自贵州,目前在温岭打工。早在4年前,熊女士的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但是,这个孩子是一个仅怀孕27周的早产儿,在温州某医院出生后,被送入新生儿科抢救治疗。

“当时,做了剖宫产手术,加上孩子的治疗,前前后后共花了20多万元。”熊女士说,他们都是打工的,手头没有多少积蓄,找亲朋好友借了钱治疗,至今还没有还清债务。第二次怀孕,熊女士就非常担心,怕迎来第二个早产儿宝宝。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1月24日,熊女士怀孕26周的时候,因宫颈机能不全原因,孩子要提前出生了。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当时小两口都想放弃这个孩子。

“宝宝这么大了,可以先生下来看看。”市妇保院新生儿科和产科医生,给予他们很多鼓励,并告知可以帮忙申请浙江省红十字会的“母婴平安”项目。这让熊女士一家人喜出望外。

当晚,一个重达1080克的早产儿降生。“出生后,这个早产儿因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经过一系列治疗才顺利脱氧转至新生儿科。

住院期间,医生帮忙联系、了解相关补助政策、收集所需材料。该新生儿经过治疗62天,顺利出院。住院期间,产生费用约8.8万元,医保报销约60%,并顺利申请到“母婴平安”项目补助3万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专项资金到位,让困难群体生育更有保障

“不少流动孕产妇属于困难群体,一旦出生的是早产儿宝宝,后期治疗费用较高,外来援助资金对她们而言尤为珍贵。”新生儿科医生李海挺说,有了“母婴平安”项目的资金保障,可以让经济困难的孕产妇和早产儿得到及时救治,从而大大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

来自贵州的孕妇韦女士,在怀孕25周时,因胎膜早破,到市妇保院产科进行积极保胎治疗。保胎过程中,因感染指标升高,不得不接受剖宫产。新生儿出生时状态差被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等。

“治疗一周后,患儿呼吸逐渐好转。”但后期,患儿又陆续出现了发热、贫血等症状,医务人员一一采取了对应治疗。住院53天,该新生儿顺利出院,住院费用共计8.3万元。“我们帮助其申请到了‘母婴平安’项目补助2万元。加上国家医保报销政策,个人需要负担的医药费就比较少了。”李海挺说,该新生儿出院后情况稳定,目前已有1周岁,会独立行走,体重达到18斤。

“这些新生儿好不容易抢救回来,愿每一位宝宝都健康成长,不让贫困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阻碍。”李海挺说。

合力助推,救助范围和标准进一步扩大

“母婴平安”项目是浙江省红十字会与中天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项目于2012年6月正式启动,并在全省11个地区、23家定点医院实施。项目实施12年来,共救助1万多名困难孕产妇,发放救助金2611万余元。

2013年7月,温岭市红十字会作为省红十字会“母婴平安”项目扩容实施地,开展了针对外来务工贫困家庭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救助工作。2018年6月,省红十字会再次将温岭市列入“母婴平安”项目第二周期实施地,并将温岭市妇幼保健院、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台州市肿瘤医院、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和温岭东方医院6家医院作为项目实施定点医疗机构。

保障母婴安全和儿童健康,是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的民生工程。据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母婴平安”项目实施以来,该市共发放救助金额267.47万元,救助人数1298人。

为扩大项目影响力,该市还配套出台了“春风流动 平安孕妇”救助项目,对孕期产检、平产住院分娩、高危住院分娩的贫困流动孕产妇家庭实施限额服务和适当经济补助。通过提高部分补助标准,延伸部分项目范围,让更多流动孕产妇及新生儿得到更加全面、周到的孕产期保障。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