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海洋大学食堂出现惊险一幕:一名学生在就餐过程中喉咙不慎被鸡骨卡住,身体无法站立,蹲在地上,呼吸困难,面色发黑,双手发抖,情况十分紧急。

周围师生见状立刻联系了校医院,食堂员工韩君飞在发现情况后迅速跑到学生身边,一边请同事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为该学生紧急救护。她先是用力拍击学生后背,询问学生情况,看还是没能把卡住的异物拍出来,又立即从背后抱住学生,用力向腹部进行冲击。连续多次后,该学生终于把卡在喉咙的异物吐了出来,恢复了呼吸,急救过程仅用了10秒左右的时间。该学生呼吸也逐渐恢复正常,转危为安。
“视频中韩君飞的急救方法是‘教科书’级的,非常规范和完整”。浙江海洋大学校医院院长俞晓明说。
韩君飞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在紧急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跟学校红十字会定期针对后勤人员开展的应急救护培训密不可分。“学校红十字会每年都会组织我们后勤人员进行急救培训,我自己对急救也非常感兴趣,私下也会看视频自学。”
相关链接
据悉,浙江海洋大学是浙江省红十字会理事单位、高校红十字会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精心育人、立德树人为工作目标,不断规范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做深做实应急救护培训,全力打造校园应急救援体系。由学校红十字会牵头,连续十多年在校内开展急救培训,每年培训“红十字救护员”500余名,涉及学生、教师、宿管、食堂员工、保安等多个群体,为学校和社会输送了大批救护员。

学校坚持以红十字文化培育人、以健康教育惠及人,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0年被评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学校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案例在CCTV《新闻周刊》播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作为校园建设的特色创新项目被列入全国高校典型事例。2021年,浙江海洋大学入选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