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舟山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关于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工作的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增应急救护持证人员3.5万名,累计持证人数占户籍人口比例达8.5%以上;全市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累计达50%以上;全市综合交通枢纽、5A级景区实现医务室或红十字救护站全覆盖;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置达到每万人1.5台,形成具有海岛特色的应急救护工作长效机制。
方案提出未来几年舟山将重点实施开展“救在身边”系列行动,即“救在身边”之小岛你好、助企安全、校园守护、交通伴行、机关先行、志愿同行、安老护老、救援先锋等八大行动。
方案还制定了应急救护师资培养和管理、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应急救护服务阵地、应急救护数字化献能、应急救护科普宣教等五项工作机制,以便全市各地将“救在身边”系列行动更好地推行并落实下去。
方案的实施旨在加快构建我市应急救护工作体系,推动我市应急救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舟山建设,努力为海岛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普惠的公共健康服务。
关爱“一老一小”,普及应急救护技能
方案八项行动中救护普及人群中,特别分列出了对海岛群众及“一老一小”群体各自开展的“救在身边”行动。
“救在身边·小岛你好”行动,依托“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在海岛服务驿站“幸福驿家”建立博爱家园(应急救护驿站),并配备应急救护培训教具和设备,组织志愿服务团队上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和人道主义服务。从而使海岛群众掌握基本必备的防险避灾、应急救护技能,提高海岛群众在灾害、意外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重点通过中小学校课内课外、线下线上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普及学生应急救护知识并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高校开设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鼓励年满18周岁的学生参加救护培训,职业类学校普遍开展救护员培训,将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纳入学生军训课程。
在“救在身边·安老护老”行动中,也要求在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养老护理员,家庭护者、养老服务志愿者中普遍开展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以优化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基本技能,提高应急救护能力。
关注高危、重点岗位人员,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从八行大动中,高危、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救护要求也有了明显提高。
在“救在身边·助企安全”行动方面,要求按照行业落实主管部门责任,加强旅游、海洋渔业、危化品、快递、物业、矿山、建筑、电力、消防等重点行业的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提升高危,重点岗位人员的自救互救、防灾避险技能。力争在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建立红十字救护站、服务站,实现5A级景区救护站全覆盖。
在“救在身边·交通伴行”行动中,要求加大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力度,实现一线从业人员应急救普及培训全覆盖,且重点加大公共交通司乘人员,交通枢纽一线窗口服务人员救护员培训力度。
提高公益服务领域救护水平,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在“救在身边·志愿同行”行动中,明确要深化“志愿者之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村文化礼堂、乡镇成校等阵地设立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救护师工作室,结合健康素养进礼堂等活动,为基层群众传授应救护知识和技能。
在“救在身边·救援先锋”行动中,明确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作为应急救援力量培训、演练、竞赛的重要内容,培育一批救护师资,鼓励有条件的应急救援力量队伍建立标准化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不断提升我市社会应急力量应急救援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方案还明确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全市机关干部素质能力培训体系、纳入公务员初任体系,纳入各级党校主题班次教学内容,在全市各级行政场所配置AED、急救箱等设施设备。
截止目前,我市已成立救护培训名师工作室2家;成功举办第一届舟山市大学生应急救护大赛;建立标准化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1家、省级试点乡镇标准化应急救护培训基地1家;全市累计取得应急救护证人数61140 名,持证人数占户籍人口比例6.39%;在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器(AED)达118台,达到每万人1.2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