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上午,来自秀洲区高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任远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嘉兴市第82例、浙江省第86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任医生今年38岁,是高照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主治医师。他不仅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更是一名爱心达人。近10年内,他献血十余次,血量达到3600毫升,曾获2012-2015年度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
2017年8月,在参加一次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中,任远山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作为一名医生,他深知造血干细胞对于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2022年11月,任远山接到了秀洲区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他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捐献,将自己的决定告知家人与同事,并耐心地向家人解释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任远山积极配合采集干细胞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高分辨血样检测、健康体检、制定采集计划等各个流程。2023年2月6日,在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任远山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开始术前准备。
10日上午,随着采血泵的启动,温热的鲜血从他的左臂汩汩流出,沿着细长的导管流入血细胞分离机……随着仪器循环转动,顺利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一袋鲜红、温热、极其宝贵的生命种子”,将在第一时间送到受捐者身边,点燃生命之光。采集当天,受捐者也送来了感谢信和荣誉水晶牌,给予任医生最大的精神奖励。
“能够配型成功,那是得有多大的缘分啊。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治病人本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任远山表示“对我来说只是付出了一点血液、一些时间和一份勇气,而对患者来说,即将拥有的是崭新的生命和美好的未来。”
2月13日上午,来自南湖区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黄师傅从容地躺在病床上,两侧手臂各自连接着导管,鲜红的血液缓缓流入血液细胞分离机,逐渐变成一袋“生命种子”。黄师傅成为嘉兴市第83例、浙江省第8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黄师傅今年43岁,来自南湖区余新镇,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献血是1998年,当时戴梦得广场停着一辆移动献血车,那年我刚满18岁,正好符合献血标准,我就去献了。我经济上帮不了别人,其他的能帮就帮。”黄师傅说。
有了第一次献血经历后,黄师傅每年都会去献血,前后总共献血20多次。其中,2019年他几乎每个月都去献一次成分血。
2015年,黄师傅第一次接触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当时看到有宣传造血干细胞的资料,经过了解后,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拯救别人的生命,对身体无害,没多想就填写了资料报了名。”他说。
黄师傅自从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之后,他就有个已经保持了9年的习惯:只要是杭州打来的电话,不管在干什么,都会第一时间接听。
“这几年我接了好多诈骗电话,保险推销、游戏广告都有。”黄师傅乐呵呵地说道,即使这样,他还是一直保持初心,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电话,“万一下一个就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打来的,我没接到,他们还以为我不愿意了。”
2022年4月的一天,黄师傅接到了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这让他激动不已。同年10月,黄师傅进行了体检和高分辨率配型。直到春节前,黄师傅接到通知,高分辨率配型成功,体检也通过了,今年2月需要他前往杭州进行捐献。
黄师傅平时开网约车,一天大约能赚三百多块,这次来杭州捐献造血干细胞,前前后后至少得休息大半个月,不能开工。但黄师傅却从容地说:“健康是第一位,人健康了,钱会细水长流的,也不差这么几天。况且我开了那么多年车,也没怎么休息过,就当给自己放个假了。”
2月9日,黄师傅前往杭州注射动员剂。黄师傅的女儿今年上初中,得知父亲要去捐献造干,女儿还鼓励他说:“爸爸,你要加油,等我长大了,我也要跟你一样去救人。”
打动员剂的这几天里,黄师傅身体出现腰酸等不适感。“我平时身体挺好的,这点不适感对我来说没啥影响。”黄师傅表示,根据捐献规定,他不能打听受捐者的具体信息,他只知道受捐者体重有75公斤左右,自己却只有60公斤,而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量与受捐者的身高体重有很大关系,因此这次捐献的量比以往都要更多,才能满足受捐者的需要。经过5个多小时,共采集244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当天,这份“生命种子”在志愿者的护送下,输入患者体内,为他带去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