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需要 老兵就喊“到”!

发布时间:2023-05-22发布者: 浏览量:

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200毫升……造血干细胞分离机上的显示刻度最终定格在263毫升。

新时代,谁是最可爱的人?5月22日,经过造血干细胞分离机4个多小时运行,来自杭州市上城区的退役军人李志刚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后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立即被专人送往患者所在的移植医院,一个即将凋零的生命将重获新生,小李也成为浙江省第91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袋饱含希望的“生命的种子”,流淌着人民子弟兵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凝聚着军民鱼水情,同时也展现了当代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本色和风采。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民有需要,子弟兵就会用最响亮的声音喊出“到”!他们也无愧于“最可爱的人”这一日久弥新的称号!

今年26岁的小李曾在武警部队服役两年,这段经历锻造了他坚毅的品格和对人民那份融入血液的深情。

2018年7月,退伍不久的他在街道红十字会组织的一次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宣传活动中,他第一次听说“造血干细胞”这个新鲜词。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啊?”“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是一样的吗?”“是要从骨头里打洞抽出来吗?”“捐献对身体有没有影响?”曾经获得支队嘉奖的“热心肠”——小李,此刻化身“十万个为什么”。最终,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下,他恍然大悟: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捐献是移植的前提,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非亲缘间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从“外周血中获取”,不是“抽骨髓”,捐献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有意愿留存10毫升的血样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大多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者都对那几万分之一的捐献概率抱有既好奇又期待的心情。但入库后的小李反而显得格外冷静:“能否与患者配对成功是一个未知数。这就像我当兵的时候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就是为了‘首战用我、用我必胜!’,‘首战’什么时候来也是个未知数。”

然而,就在他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第4年,也就是2022年9月,小李接到上城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并被询问是否愿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作为军人,我们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我已经退伍多年,但血液可以再生、生命不能重来,现在是人民群众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小李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并顺利通过了高分辨血样检测配型。

在进入捐献前的体检阶段时,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体检结果显示小李的一项血液指标偏高。医生告诉他,这个指标与作息、饮食、体重都有关系。于是他一方面在医生的建议下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另一方面开始定期的锻炼。经过三周的调整,复查结果终于合格,小李以最佳状态进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流程。

5月18日,小李在朋友的陪同下住进了采集医院的血液科病房,开始注射动员剂,加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

5月22日一早,小李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看着代表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被造血干细胞分离机一点点地分离出来,想到马上能挽救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小李的内心无比自豪。“这场生命接力,让我触动很大,对于我而言是一次爱心的传递,对患者来说是一次生命的重启,希望Ta早日康复,坚强乐观面对未来每一天。”小李说道,这是一种付出、更是一份收获!人民有需要,他就会义无反顾的回答“到”!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