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26岁青年任超煜,在浙江省中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52毫升的“生命火种”,改写了一名北京血液病患者的命运轨迹。任超煜成为浙江省1221例、绍兴市第63例、柯桥区第2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生命至上,能通过自己的力量令他人重获新生,是我做过最有价值的一件事。”任超煜如是说。
当日,在浙江省中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任超煜安静地躺在采集床上,手臂连接着血细胞分离机,经过5个半小时的采集,15次血液循环后,25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小心翼翼地收集到无菌袋中。这份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礼物即刻启程,跨越山河奔赴北京。
1999年出生的任超煜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缘分,始于大学时期的一次献血活动。在温州某大学读书期间,他从大二开始无偿献血,大四那年,献血车旁志愿者关于“生命火种”的宣讲令他驻足良久。
“当时苍南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老师分享了很多捐献案例,我觉得年轻时就要敢为生命担当,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任超煜回忆道。那时他第一次了解到,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有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
而今这位热血青年无意间种下的善意,在时光中长成了生命之树。去年年底,任超煜先后接到了苍南县和柯桥区红十字会的电话,配型成功的好消息令他惊喜。“有些人可能等了十多年都没匹配上,而我三四年就成功了,真的好幸运,当时我心里就想着能够挽救生命,马上表示愿意捐献。”任超煜坚定地说。
得益于常年保持健身和打球的习惯,任超煜顺利通过了高分辨配型检测和体检环节。在家人全力支持下,他调整作息、注意饮食,为捐献做足准备。
“捐献过程中,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结识了陪同的绍兴志愿者,他也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的经历令我深受感动;二是省红十字会的黄老师为我朗读患者的感谢信,当时已坚持到第5个小时,听到信中说‘您的爱心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也赐予我第二次生命’时,我的内心又燃起无尽动力。”
任超煜从杭州返回后,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专程上门慰问,为他送上了水果等慰问品。更令人欣喜的是,任超煜还带动了一些朋友加入无偿献血行列,其中有部分人也有了入库意向。"人体的造血系统非常强大,捐献后很快就能恢复。"任超煜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消除公众顾虑,"希望更多人加入爱心队伍,传递生命希望。"
自2011年启动以来,柯桥区红十字会推进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已有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2024人,累计实现捐献20例,从过去数年仅1例捐献到如今每年多例捐献,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打开了生命希望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