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想到13年前的‘承诺’真的能兑现,我以为这辈子都没机会了。”9月26日上午,在宁波市造血干细胞爱心采集室内,宋先生成功捐献3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宁波市第200例、浙江省第126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次“赴约”,跨越了13年。
时间回到2012年,在一次献血活动中,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讲解,引起了宋先生的注意。“虽然配型成功概率很低,但每一次成功都意味着一个生命的重生。”这番话让他心头一动,于是他当场登记留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许下了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此后的13年里,宋先生一直在等待那个特殊的电话。
今年6月,正在办公室整理材料的宋先生突然接到电话: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第一反应是‘幸运’。”他说,“因为匹配成功的概率较低,真没想到‘奇迹’会发生在我身上。”
宋先生说,非亲缘配型的成功率极低,能成功本就是巨大的幸运和特殊的缘分,“这份幸运和特殊的缘分落在我身上,我自然要尽这份力。”
家人得知他要捐献造血干细胞,起初不免有些担心。“他们觉得捐献或许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宋先生理解这份顾虑。他没有讲太多大道理,只是耐心地科普:“捐献过程就像一次时间比较长的献血。”这份实在的解释,慢慢打消了家人的疑虑。

宋先生还有另一个身份——江北区半浦村驻村第一书记,这种“能做一点是一点”的脚踏实地和责任感,也贯穿于他的驻村工作中。
自2024年初担任半浦村第一书记以来,他积极推动砖瓦厂改建招商、参与古建筑修复研判,还协调解决古渡口占道经营问题,帮助半浦村申报“江北区和美共富示范培育村”。此外,他还组织义诊、宣传推广“趣村游”进半浦、半浦农产品进城……
他把这一切包括此次造血干细胞捐献都归结为同一源泉——一名共产党员该有的担当。他说:“驻村是组织任务,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个人选择,但本质上都是一名共产党员该有的担当。”
从乡村振兴一线到造血干细胞采集床,宋先生始终相信,生活就该是这样——平凡之中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