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约,她为器官捐献代言

发布时间:2021-02-04发布者: 浏览量:

 

    赴一场生命之约,为无数家庭带来“生”的希望。日前,由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光明日报社教育部、《大学生》杂志、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结果揭晓,促进器官捐献志愿首进医保卡的温州医科大学学生黄君婷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成为医生是我从小的梦想,希望能够做一名生命‘摆渡人’,带领病人到达幸福的彼岸。”怀抱着这样的梦想,黄君婷考入温州医科大学,成为2017级临床八年制的学生,为找到器官捐献的突破口,她调研11个省份,10家红十字会,形成8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主编出版《叶沙行星系》器官捐献科普漫画,打造《一个人的球队》公益节目,全国展播,感动数十万人。提出“器官捐献志愿进电子社保卡”,并推动该建议在温州落地,获时任省委书记车俊的亲自批示。全国首创推进器官捐献科普知识进中学教材《人·自然·社会》,播下生命接力的爱心种子。


寒冬千里赴湖南

只为叶沙圆医学梦


    16岁的少年叶沙,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捐献器官,让七个人重获新生。

 

    因为医学生的共情,叶沙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同样立志学医的黄君婷。2019年冬天,繁重的考试一结束,她立即从温州启程奔赴长沙,想要为叶爸叶妈送上孩子的温暖。

 

    为了传递长沙之行的感动和收获,回到温州后,黄君婷策划了“雷锋家乡来亲人——人体器官捐献公益宣传活动”。

 

 

 

    在现场,温州医科大学为叶沙颁发了天使医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圆了叶沙的医学梦。叶沙爸爸在回信中写道:“结识你们是叶沙的荣幸,也是我和叶沙妈妈后半生最值得安慰的事,因为你们的温暖已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上。”


    捐献者家庭的感动深深印在黄君婷和志愿者的心中,为了让失亲者不失亲,她们还发起了“关爱器官捐献家庭和孩子”项目,争取到温州市慈善总会30万元资助,把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人道救助及时送给这群最可敬的人。


开创艺术化传播

让生命接力成为

青年的时尚选择


    在器官捐献宣传活动中,路人避之不及的眼神和“我不需要,你们走!”的呵斥,让黄君婷意识到器官捐献对普通群众而言,仍然是一个忌讳又沉重的话题。黄君婷没有被挫折击败,反而又有了新的创想。

 

 

 

    “如果我们把最真实的生命故事搬上舞台,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进行传播,效果会怎么样呢?”经过1个多月的剧本创作和排练,她们打造了叶沙《一个人的球队》舞台剧,获得巨大成功。节目在温州、宁波、杭州等多地巡回展演,还受邀参加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十周年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和网络转播,感染了数十万人,得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梁惠玲书记的点赞,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媒体进行了大力报道。


    一位班长在看完节目后在朋友圈这样说道:“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触动人心的活动,我要马上行动起来,当生命结束的时候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在她的影响下,一个30人的班级,27人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甚至还出现了一场活动后200多人排队签署志愿的感人场面!

 

 

 

    黄君婷带领团队承办的“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进校园活动成为全国样板;主编的《叶沙行星系》漫画、动画等,将器官捐献讲成了童话,被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推向全国。


全国调研

首创“捐献志愿

进电子医保卡”


    两年多来,黄君婷深入调研全国11个省份,走访10家红十字会,终于找到了器官捐献的突破口。“把器官捐献志愿加入电子社保卡,借助信息化的浪潮,实现器官捐献大数据的互联。这将有利于医生在第一时间发现器官捐献志愿者,拯救更多生命。”她牵头起草建议书致信相关领导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以及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对此建议回信给予支持和鼓励。


    黄君婷很兴奋,带着调研数据和创新想法直奔温州市有关部门。但是,由于全国没有先例,让她感受到了打破传统的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在温州启动社保卡和健康卡两卡合并的改革中,黄君婷抓住了机会,在省医保局、省卫健委、省人力厅、省大数据局联合推进下,成功推动这项建议在温州落地。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大力赞扬道:“你们这些大学生做成了我们没做成的事,将对中国器官捐献事业产生里程碑的作用。”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