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7月25日至8月1日,浙江海洋大学“灯传健康,青春同心”宣讲团联合各社区组织开展了青少年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活动围绕防校园霸凌、防性侵犯、安全急救知识三大主题,以情景模拟、科学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青少年的假期安全保驾护航。
宣讲之旅在“抵制校园霸凌”的主题中拉开序幕。“不!我不接受你这样对我!”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勇敢地发出清晰而坚定的拒绝。宣讲团精心设计了贴近校园生活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孩子们识别霸凌行为,并用语言和行动勇敢说“不”,学习如何安全脱身并有效寻求帮助。从最初的拘谨到积极参与,孩子们在互动中逐渐掌握了应对策略。“我知道怎么做了!下次再遇到,我不会只是害怕了!”一位参与演练的孩子眼神坚定地说道。活动同时关注家庭防护网,志愿者们向在场的家长传授了识别孩子情绪异常信号、建立开放信任沟通渠道的关键方法,共同为孩子们筑起反霸凌的“勇气墙”。

之后,宣讲会聚焦“守护身体,尊重边界”的防性侵知识,现场气氛专注而严肃。志愿者们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清晰讲解了性侵行为的危害本质、如何识别潜在的危险信号和“不舒服”的感觉、拒绝不当接触的技巧(包括语言和肢体动作),以及陷入困境时的安全脱身策略和求助渠道。强调了“我的身体我做主”的自主权和建立清晰安全界限的重要性。互动环节中,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鼓励下,练习用明确、有力的语言表达拒绝,深刻理解“身体隐私神圣不可侵犯”的铁律。“‘灯传’在此刻传递的是科学自护的火种,而‘同心’则呼唤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为孩子撑起一片没有阴霾的纯净天空。”团队负责人在现场阐释道。

宣讲最后是关乎生命的“安全急救知识”课程。宣讲团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详细讲解和规范演示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止血与包扎技巧、烧烫伤及中暑的初步紧急处理等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在实操环节中,孩子们在细致的指导下,轮流在模拟人上进行CPR按压,互相演练海姆立克急救法,认真练习三角巾和绷带的包扎方法。“练习包扎真的有点难,但老师们特别耐心,一遍遍地纠正我们的动作。”满头大汗的李同学兴奋地分享道。现场社区工作人员由衷感慨:“这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实用的急救技能,更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播下了敬畏生命、乐于助人的种子。”

这支由浙江海洋大学红十字会会员组成的宣讲团,充分发挥了“严谨认真,专业知识丰富”的优势。他们不仅传递了关乎生命安全的知识与技能,更在孩子们心中点亮了自我保护的明灯,为“流动的花朵”及所有参与活动的青少年构筑了一道坚实而温暖的青春安全防线,让“同心守护”的理念在更多角落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