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杭州市拱墅区红十字会时时处处与其对标对表,立足群众所盼、红会所能,以更有爱、更有温度、更有情怀的工作,充分利用红十字公益平台,广泛汇聚社会爱心力量,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形成了“项目化、规范化、常态化”的人道救助新模式,在“弱有众扶”项目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人道红成为拱墅区助力共同富裕最温暖的底色。
人道救助项目化,让每一份爱都有归处
年初,主要领导带队深入街道、社区、理事单位等单位,向基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员、志愿者、社区居民了解关于人道救助的需求和建议,精准设置了关注度较高,期望值较高、社会需求较多的人道救助项目,主要有春节前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的“情暖拱墅·红十字博爱送万家”项目、关爱器官(遗体、角膜)捐献者家属的“拱墅区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家属人道关爱”项目、关注青少年防溺水的“拱墅防溺水”项目、致力于改善因病因灾因突发事件等原因致困群众的“博爱在拱墅”项目等人道救助项目。项目化,让社会爱心企业(人士)因需选择,因爱结缘,实现精准救助,让每一份爱都能找到归处。
人道救助规范化,让每一份爱不被辜负
管理爱心善款、公平公正开展人道救助,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先后出台了《人体器官(遗体)角膜人道关爱制度》《拱墅区红十字博爱互助管理办法》《拱墅区红十字会日常救助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救助人群、救助标准、审批流程,并且做到救助对象有公示,救助资金收支情况有公示,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让每一份爱都不被辜负。截止目前,人道救助项目已发放款物价值99.35万,惠及近5万人。其中“情暖拱墅·红十字博爱送万家”项目发放慰问款物价值22.55万元,惠及215户。拱墅区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家属人道关爱项目为38位遗体(组织)捐献者和3位器官捐献者家属送上人道慰问金44万元。拱墅防溺水项目为辖区重点水域投放100套防溺水设施,为46772名学生带去防溺水知识培训。博爱在拱墅项目支持10家街道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且救助因病等原因致困的群众151人,发放慰问金15.1万元。
人道救助常态化,让每一颗心都有奔赴
人道救助项目实现了常态化,这样能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发动社会爱心力量上,不仅发挥社区、街道红十字会组织优势,及时了解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意向,进行点对点发动,而且借力公益平台,于“5.8人道公益日”和“99公益日”,先后两次在腾讯平台开展募捐,共有14938人次捐款,爱心善款达127万,排名全省第17位。无论是捐款人次数,还是捐款总额都创下拱墅区红十字会网络募捐新高。以此为契机,全区18个街道、168个社区都成立了博爱互助联盟,设立了博爱互助金,实现了社区、街道、区级“三级”博爱互助,为因病因灾因突发事件等原因致困的人群建成了高质量的人道关怀网络。让每一颗爱心、善心都有奔赴,让每一颗陷入困境的心都感受到人道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