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这场交流向暖而行

发布时间:2024-11-21发布者:金华市红十字会 浏览量:

11月17日,金华市博物馆里爱意涌动,一群器官捐献者家庭的孩子与市东苑小学红十字班、四(5)班的20多名孩子一起,开启穿越汉唐研学之旅。

9岁的浩宇第二次来到市博物馆,与同龄人一起了解汉唐文化与陶俑文化,让他很开心。与四(5)班的孩子们一起拿着任务,在展厅自由探索,寻找出男扮女装的陶俑,他露出了笑容。

“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卑,我有机会就带孩子出来走走,他很喜欢传统文化。”他妈妈舒女士说,这次市红十字会与博物馆联合举行的研学活动很好,让孩子交了新朋友。

浩宇的爸爸是器官捐献者。自他去世后,舒女士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做点手工贴补家用。尽管生活忙碌,但每次红十字会举行活动,她都愿意带孩子出来。“让孩子多见世面,知道有很多人关心他们,了解爱和生命的意义。”

当天,一起参观、完成任务卡上的任务,一起演绎陶俑表情,参与拼图比赛、为陶俑填色,孩子们沉浸在汉唐文化中,于交流互动中增进了了解。“我喜欢和她玩。”11岁的梓越被弟弟妹妹们围住了,这个姐姐很会照顾人。

8岁的圆圆跟着妈妈徐艳美一起来参加活动。在急救知识科普环节,孩子们听红十字志愿者郑方介绍徐艳美的故事,不禁鼓掌。

就在活动前一晚,徐艳美还救了一名孩子。16日晚上,徐艳美在雅湖村摆摊,听到戏台上有人喊,有孩子在村里池塘溺水,需要人救助。她第一时间冲到池塘边,为那名七八岁的孩子做心肺复苏。当时孩子已经溺水十几分钟,经过她十几分钟的施救,孩子恢复了心跳、呼吸,之后她与村干部一起,跟着救护车到了医院。这名孩子是徐艳美成功施救的第四人。“救人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坐在医院后却全身发抖。”她说。

了解徐艳美的人都会被她感动。2019年,徐艳美出生仅5个月的儿子满满,因为一次意外发生窒息,最后被医院判定为脑死亡。尽管内心悲痛万分,夫妻二人还是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他们捐献了儿子的肝脏、肾脏还有眼角膜。满满的生命如今已在3个陌生人身上得以延续。不仅如此,徐艳美历经艰难的心理路程后,又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在成为红十字救护员后,她也养成了随车带急救包的习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我们也要学急救知识。”孩子们听了徐艳美的故事很感动,认真地跟着郑方了解、学习心肺复苏。

“这不仅是文化研学之旅,还是爱之旅。”一名家长说,这次交流让孩子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据了解,自2010年金华市实现第一例捐献,截至10月底,全市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累计623例,人体器官捐献数量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为了关爱器官捐献困难家庭的孩子、让爱心得以延续,市红十字会开展“博爱金华”公益项目,联合各方力量开展关爱活动。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