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西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浙完成“心”愿(组图)

发布时间:2013-09-29发布者: 浏览量:


患儿家属送上感谢的锦旗和洁白的哈达

离杭前夕,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孩子及家长们游了一次西湖

红十字爱心车队的志愿者们

 

    9月27日中午,患儿白玛阔罗的爷爷索朗塔瓦等第二批9名来浙治疗的西藏那曲地区先心病患儿家属,分别给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厅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送上了锦旗和哈达,以感谢浙江人的大爱。索朗塔瓦说,孩子们已经成功接受了先心手术,现在恢复情况良好,9月29日就要返回西藏了。至此,2013年浙江省对西藏先心病患儿的免费治疗工作划上圆满句号。

    省内知名专家赴藏筛查

    9月10 —14日,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厅组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5位省内知名医疗专家飞赴拉萨,开展第二批西藏那曲地区先心病儿童赴浙免费救治筛查工作。

    专家组与自治区红十字会、西藏自治区卫生厅、那曲地区卫生局、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对接后,11日一大早,大家不顾剧烈的高原反应,就立即投入工作,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展开对来自那曲地区那曲县、嘉黎县、比如县近20名初筛疑似先心病患儿进行筛查和确诊。经过心超、心电图、CT、生化等检查和专家会诊,共筛查出9名先心病患儿,其中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11个月。

    经省红十字会和医疗专家就赴浙治疗手术的主要风险与治疗管理等事项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后,9名患儿家长一致同意赴浙治疗,并与省红十字会签署了《西藏先心儿童自愿赴浙治疗意向书》。

    医院用心用力用情救治

    9月14日晚9名患儿抵达杭州,并全部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治疗。医院高度重视西藏先心病患儿的救治工作,为9名患儿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浙江省西藏先心患儿救治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龚方戚副院长介绍,9位患儿入院后,在省卫生厅的主持下,医院多次组织了心内科、心外科、特检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呼吸科专家对患儿进行大会诊,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9月2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为白玛阔罗等8名孩子成功开展了手术。7名孩子手术后恢复良好,孩子们不仅正常下床活动,胃口也不错,很快就能健康出院;一名患儿外科手术后正在监护室监护,现在也在逐渐恢复中。另外一名患儿因病情特殊仍在内科治疗,目前病情已明显好转。白玛阔罗爷爷是这一批家属中唯一能说汉语的,他感慨地说,白玛阔罗从小长得聪明可爱,但经常感冒发烧,她的“心病”一直是家里人的心事,这次手术成功后,孩子的笑脸更甜了,也不急促喘气了,现在这桩心事终于解开了。

    浙藏干部群众一家亲

    西藏先心病患儿的治疗牵动着浙江西藏两地干部群众的心。省红十字会、省卫生厅领导高度重视。9月18日上午,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高翔、省卫生厅副厅长马伟杭一起,专程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看望第二批来浙接受免费手术的西藏先心病患儿,并为他们送上中秋节、国庆节的礼物和祝福。

    不仅如此,红十字志愿者的爱心服务让先心病患儿及其家属真正体会到了浙藏人民一家亲的温暖。

    在赴拉萨筛查期间,省红十字会专门安排浙江警察学院藏族红十字志愿者一起前往提供翻译服务,与9名患儿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红十字爱心车队承担了到机场接机的任务,接到患儿及其家属后,充分发挥爱心车队熟悉杭州市路况的特点,平安、快捷地将藏族同胞接送到医院。中秋节当天,他们还给孩子们送去月饼;离杭前夕,他们还主动提出要陪伴孩子及家长们开心地游一次西湖。

    9月23日,手术当天,省红十字会还安排8名红十字志愿者前往医院服务。藏族大学生志愿者主要为患儿家属提供翻译服务,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为患儿提供术前心理安慰,其他志愿者协助护士运送病人,那天虽然忙碌,但志愿者们能为藏族同胞服务感到很开心。

    在9名患儿住院接受治疗期间,省红十字会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每天安排6名志愿者,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带他们做检查,陪他们玩游戏,教他们说汉语和画画。

    据悉,今年6月,我省已接收第一批3名西藏先心患儿免费治疗。截止目前,共有12名西藏先心病儿童在浙完成免费救治的“心”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