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红十字会调研组赴浦江县中央畈村走亲连心蹲点调研民情日记

发布时间:2013-08-02发布者: 浏览量:


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民生项目建设情况

高翔专职副会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和博爱图书室的孩子们在一起

中央畈村博爱家园项目老年公寓

 

    持续高温下的浙中大地,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却挡不住省红十字会调研组一行的脚步。为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省红十字会党组的统一安排,7月29日至31日,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高翔一行3人赴浦江县杭坪镇中央畈村开展下基层走亲连心蹲点调研活动。虽说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但调研组的安排却是满满的,除了听取村里基本情况介绍,召开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调研组一行还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户,实地查看博爱家园等民生项目建设情况,与村干部一起研究谋划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红会干部是我们的贴心人
(7月29日 晴 40℃)
 

    29日一大早,调研组一行就从杭州驱车赶往浦江,中午时分抵达杭坪镇,在镇政府食堂用过简单工作午餐后,按照工作计划,下午调研组一行匆匆赶往中央畈村调研了解情况,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户。

    位于浦江西部山区的中央畈村,全村共有6个组、182户、573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105人,全村原来世代居住的村庄位于半山腰一个大型地质滑坡带上,是省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了彻底排除安全隐患,让全村老少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2009年以来,在村两委会班子的带领下,中央畈村克服群众思想难统一、村级集体经济几乎空白、资金压力巨大等重重困难,启动实施了整村搬迁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搬迁安置任务。

    为了帮助中央畈村实施整体搬迁工程,浦江县红十字会将博爱家园试点项目放在了村里。说起红十字会,中央畈村的党员干部饱含着深情。正是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省红十字会的项目资助下,村里才陆续建起了红十字博爱避灾所、博爱图书室、博爱宣传长廊、博爱护村队和博爱老年公寓。“县红十字会的黄会长周末经常在我们村里过”、“没有红十字会的支持,我们的搬迁任务不可能那么顺利完成”。村支部书记胡东辉一见面就这样跟我们说。

    下午,高翔专职副会长一行还走访慰问了村里的近10户老党员、困难群众,为每户送上1000元慰问金。

    胡之浩老人是一位老党员,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他的老伴在一次事故中腿部受伤,常年卧床不起。高翔专职副会长详细询问病人的病情,并关照她要安心养伤。当高翔专职副会长把慰问金交到胡之浩老人手上时,他激动地用浦江方言说:“谢谢红十字会!谢谢共产党!红十字会的干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老人质朴的语言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胡生法也是一位79岁的老人,儿子因患血友病前几年去世,他与老伴相依为命,现在居住的房子也是社会爱心人士捐建的。当调研组一行踏进他家的时候,两位老人正在串珠子,这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高翔专职副会长详细询问他家里的情况,并安慰他们说:“党和政府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当接过调研组送上的慰问金时,老人哽咽了,眼里满含着泪水。

    通过一天的走访调研,调研组一行被深深地打动了。中央畈村的干部群众是那么的纯朴,他们没有忘记红十字会给予的每一次帮助,红十字会在农村基层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老人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7月30日 晴 39.5℃)
 

    浦江是有名的“水晶之都”,中央畈村一半以上的青壮年都在县城或外地从事水晶加工与销售,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村干部告诉我们,整村搬迁过程中,村里一些孤寡独居的老人因为没钱建房子,无法顺利搬迁。为了让老人一起随迁到山下安全地段居住,村里结合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建设,在村口投资15万元建起了老年公寓,目前已有13户老人入住。县红十字会为此还通过社会爱心人士募集善款,为老人们统一购置和安装了电视机、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设备。村里的红十字志愿者胡文莲,则主动承担起了日常照顾老人的工作。

    30日下午,调研组一行顶着烈日与村干部一起实地查看老年公寓、改水工程等民生项目情况。在老年公寓,高翔专职副会长一户一户细细地查看,与老人们聊家常、问长短,还不时地掀起他们的锅盖,问中午吃了点啥?对村里还有什么要求?

    当看到老年公寓总体比较简陋,有些老人由于经济的原因房子没有吊顶,大热天室内闷热难耐;公寓外的场地没有及时硬化,老人们晾晒衣服缺少地方;一些老人长年独居,旧东西又舍不得丢弃,室内环境令人尴尬。高翔专职副会长说:“老人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村里已经为老人做了大量工作,但老年公寓作为博爱家园项目的核心内容,必须继续加以改进和完善”。他当即现场办公,与村干部们商定,省红十字会将继续资助中央畈村博爱家园项目二期经费补助10万元,主要用于为老人们统一安排吊顶、硬化绿化老年公寓室外场地、搭建晾晒衣服的架子和新建周边二座小桥等。

    高翔专职副会长还要求浦江红会协助村里组织好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加强对志愿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定期为老年公寓居住的老人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和护理服务。他勉励县、镇、村干部,一定要把中央畈村博爱家园项目建设成为真正造福村民群众,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示范项目。


今天我们当一回儿子孙子陪老人们看场电影
(7月30日晚 晴 39℃)


    这次调研组赴基层走亲连心蹲点调研,共安排了“七个一”的活动,其中,还带了省会参与拍摄和制作的公益电影《妙濛的日子》,下乡进行宣传播映。

    晚上19时30分,在简单吃过晚饭后,调研组一行来到村礼堂前,和老人、小孩们一起观看红十字视频宣传片和公益电影《妙濛的日子》。看着老人和小孩欣喜、专注的神情,高翔专职副会长动情地说:“村里的青壮年长期在外打拼,家里的老人难得见到儿女,今天就让我们当一回他们的儿子、孙子,陪老人们看场露天电影,也算是替他们的儿女们尽点孝”。听了高翔专职副会长发自肺腑的话言,在场的村干部和老人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听说村里要放公益电影,村里婺剧什锦班的老人们早早地来到了现场,他们跃跃欲试,也要赶在电影开场前露一露身手。听到锣鼓喧闹声,村里87岁的老人胡之法也赶来了,别看他那么大年纪了,一坐上锣鼓后面的演奏位子,那精神劲绝不亚于年青人,反应非常敏捷和准确,演奏到剧目高潮时,他成了场上真正的指挥,还不时开心地哼上一段。

    原本安静的小山村,今天晚上到处充满了开心的欢笑声和鼓掌声。调研组同志们身上的衣服是干了湿、湿了干,不知已经干干湿湿几回了,有的同志身上已经长出痱子,可是他们的心与村里老人们一样是开心快乐的。

    因为第二天上午安排了要在浦江县城召开红十字工作座谈会,调研组一行就要离开中央畈村了。村干部和村里的老少群众依依不舍,一直把同志们送到车子上,他们紧紧拉着的手不愿松开,嘴里一直在说:“你们要常来啊!你们要常来啊!”。从他们的眼里,我们分明看到了群众对红十字会的信任,看到了红十字事业的希望!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