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红十字会组团赴江苏 参加中非国家红会合作论坛暨中非国家红会能力建设研讨班开幕式

发布时间:2012-05-15发布者: 浏览量:

    5月7日至9日,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冬梅带队,组织省红会执委会成员、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各设区市红十字会常务(专职)副会长等16人,赴江苏省太仓市参加由中国红十字会、商务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非国家红会合作论坛暨中非国家红会能力建设研讨班”开幕式。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红十字--人道的力量”,旨在为中非国家红会在人道领域的高层交流和合作提供平台,分享与探讨相关经验和做法,加强双方在资源动员、备灾救灾、危机应对、志愿者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伊夫•达科尔,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卫生部副部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马晓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全林,江苏省副省长何权,江苏省红十字会会长吴瑞林,财政部社保司副司长宋其超,商务部援外司副司长余应福,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崔春来,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郝林娜、王海京,秘书长王汝鹏等出席活动。来自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以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红十字会的代表,各省级红十字会、铁路系统红十字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的代表共500余人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江苏省副省长何权,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伊夫•达科尔,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地区办公室主任范马丁,肯尼亚红十字会会长保罗•伯雷奇,商务部援外司副司长余应福,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先后致辞。


    参加研讨班的国内外代表及专家围绕全球人道援助发展现状及趋势、非洲地区人道援助需求和行动、人道援助的资源筹集、红会的能力建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国际救援和中非国家红十字会合作模式等7个专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寻找新的国际背景下中非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合作的新机遇和新途径,分享当今国际先进的人道救援理念及做法,并就中非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广泛交流,从而推动中非人道领域的合作与国际人道事业的长远发展。


    期间,还专门组织考察了苏州市红十字会。苏州市红十字会创立于1911年10月,近现代以来,在战争救护、救灾救荒、社会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留下了许多历史印记。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备灾救灾、救护培训、社会救助、人道传播、推动无偿献血和红十字青少年等传统业务工作,还是近年来新开展的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角膜)捐献、社区红十字服务、预防控制艾滋病以及红十字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和江苏省前列。如: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莫拉克”台风、玉树地震以及舟曲泥石流灾害中,苏州市红十字会累计募集救灾款物近5亿元,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在动员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方面,捐献者资料库容量已达1.6万人,实现捐献56人,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动员志愿捐献遗体2395人,实现捐遗143人;在全国地级城市建立首家红十字“明善”眼库;建立全国规模最大的捐献纪念园;在爱心救助方面,创立“善”字系列品牌,累计募集款物达1100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近万人次;在理论研究方面,与苏州大学联合,建立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编写出版专著、志书、期刊等24部(期),其中3部获省、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


    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活动时间虽短,但收获不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红十字会要抓住机遇,合力推进全球人道事业的发展。本次“中非国家红会合作论坛暨中非国家红会能力建设研讨班”,是在全球面临战争、武装冲突、自然灾害等传统人道危机与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粮食、水和能源、公共卫生、恐怖主义、核威胁、人口迁移等非传统人道危机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是中非红十会交流与合作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国红十会发挥民间外交重要渠道作用的具体体现,对于增进中非友谊,加强中非国家红十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加强能力建设,合力推进全球人道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红十字会要找准定位,积极助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苏州市作为具有600多万户籍人口的经济大市,在成功发展经济的同时,当地红十字会主动融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开展支援灾区爱心募捐、动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遗体等工作,参与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协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10年,由中国红十字会主办的首次“生命相髓--两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见欢”特别活动就在苏州举行,受到当时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等媒体的高度关注,有效宣传了苏州这座城市的文明形象,极大地提升了苏州市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我省各级红十字会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善于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倡导文明、服务大局中发挥自身作用,在传播人道、彰显特色的同时,积极助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进而赢得全社会对红十字人道理念的认同和支持。


    三、红十字会要重视理论研究,为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苏州市红十字会作为一个地级城市的红十字会,具有非常之远见,早在数年前就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合作,建立了我国首个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开展红十字运动的理论研究,编写出版了一大批专著和文章,不仅成为宣传推动当地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研究基地,甚至成为推动新时期我国红十字运动发展的重要理论策源地。苏州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池子华等相关人员,多次受到华建敏会长等中国红十字会高层领导的接见,大大提升了苏州市红十字会工作的影响力。我省各级红十字会要积极向苏州市红十字会学习,切实重视和加强理论建设,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红十字相关课题研究,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广大干部,要在广泛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精于调研,将更多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思考和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和推动浙江红十字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