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希望通过这个纪念日,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日常生活中意外或暴力行为,而受伤需要治疗的人数约为上述人数的100倍~50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因各种原因留下了永久性的残疾。传统救护方式处理紧急危重病人时,一般是对伤口临时做止血和包扎等简单处理,在这之后再将病人送到医院,由医师给予诊断、处理。然而在遇到意外伤害时,自救或救人过程中最宝贵的就是事发最初的4~6分钟时间,俗称“黄金时间”,待救护车来到现场时,许多鲜活的生命已经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终生遗憾。生活中难免遇上家人或他人的意外伤害事件,在救护现场,面对呼吸心跳骤停、双目紧闭、奄奄一息的亲人,许多没有急救技能的人常常一筹莫展。
省红十字会提醒广大市民:意外伤害无时无刻都存在,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遇到意外伤害时,您及您的朋友和家人的生命和健康才能得到尽可能的保护。
问题一:生活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应该算是交通事故了,碰到交通事故,人们往往手足无措,这时,没有受伤的人应该做些什么?
答:在拨打120、119后,迅速检查伤员的伤势,可以通过大声呼叫,检查伤员是否清醒,来判断有无颅脑外伤。触摸颈动脉,检查有无心跳;将脸贴近伤员的鼻孔前,感觉有无呼吸。如果伤员的意识、心跳和呼吸均已经丧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发现伤员有大出血情况立即止血包扎。如伤员有骨折情况,要因陋就简,给予固定。
问题二:上个月,某市发生了一起因硫化氢中毒导致三名工人死亡的事件,由于工人下井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导致相继遇难,这件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那么,硫化氢中毒该怎样预防?
答:首先,抢救者必须戴上供氧式面具和腰系安全带,保证抢救者自身的安全;其次将中毒者迅速移到空气新鲜处,松开中毒者衣扣、腰带,清理口腔、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停止,迅速在4分钟内实施紧急心肺复苏。
问题三:众所周知 ,脑溢血最容易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一旦发生脑溢血,其他人该怎么办呢?
答:这个时候切勿随意搬运或颠簸病人,应减少声音的刺激。要有专人看管脑溢血病人,防止病人因躁动而坠床。让病人保持平卧,使头偏向一侧。将病人领口解开,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颅内压。
问题四: 患者在家中如果突然发生口眼歪斜、昏迷不醒,可能患了什么病?应该怎样对待?
答:如果患者在家中出现了上述情形,很可能患了脑卒中,它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急症,这时首先应该注意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如需要搬动,应保持患者头高脚低位,以减少头部血管的压力;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可以立即碾碎、灌服一些安宫牛黄丸,等待医院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