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藏在心中用行动温暖他人

发布时间:2019-06-14发布者: 浏览量:

 

有这样一位普通老人,

他用自己的忠、孝、爱,

书写着新时代的文明赞歌。


岳母上目失明瘫痪在床 他无怨无悔照顾二十二年

 

 

    1993年5月,邹林根的岳母不幸双目失明,此后又饱受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困扰,10年前更是祸不单行,突发脑溢血,导致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然而邹林根默默挑起了这份重担,没有半句怨言。在邹林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一直活到102岁。


    “真是一个生命奇迹。”海盐县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不无感慨地说。而这个奇迹正是邹林根用自己的孝心和爱心来创造的。


签下遗体捐献书 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退休后的邹林根成为了海盐县人民医院的一名特邀社会监督员,他经常去医院履行监督职责。在这过程中,他常常听医生们说起各类医科大学面临遗体供者短缺的教学困境,给正常的医学解剖实践带来困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于是,邹林根萌生了一个念头,想在自己百年之后捐出遗体,为国家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这个愿望,他开始四处了解国内遗体捐赠的有关事项和要求。后来,找到了红十字会,详细了解了遗体捐献的程序。当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给予了充分理解和支持。妻子说:“老邹能有这个决定我一点也不意外,我太了解他了,他是一个做好事成瘾的人。”然而,他的决定也惹来了一些非议,有人认为他是在出风头。面对不解甚至质疑,邹林根淡然一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做得安心、踏实就行了。”


    “我自愿将自己的遗体无条件奉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为祖国医学教育和提高疾病防治工作水平,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2014年4月,邹林根拿起笔,在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上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成为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


    从此,义务宣传遗体捐献,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项日常工作。在进行义务宣讲时,在平时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他找准机会便宣传遗体捐献。当有人问他,老邹,你上电视了,那个遗体捐献后,国家能给你多少钱,他会笑笑说:“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是自愿无偿的,我只想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工作。”


一心公益 用夕阳的余晖温暖他人

 

 

    邹林根是个闲不住的人,虽然已经退休近10年了,但他一直没有闲着。退休后,他成了所居住小区的社区小组长,为此他身兼创卫使者、治安巡逻员、网吧义务监督员、行风监督员、社区调解员等职,不辞辛劳地奔波于社区。


    社区书记这么评价邹林根:“老邹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但他是一个心怀大爱、充满正能量的好人,他既深爱小家,又博爱大家,他是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和道德楷模,不愧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