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临终前,儿子3次问她是否坚持遗体捐献,老人的回答令人动容

发布时间:2018-11-23发布者: 浏览量:






    2018年11月14日中午11点30分,宁波老年康复医院住院楼里,紧握着老伴王云清的一双手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在张莉娟老人住院的第8天,她因罹患肺腺癌安然离世。子女按照老人生前的遗愿,捐献了她的遗体...至此,张莉娟成为宁波市江北区第五例遗体捐献者。

    张莉娟,江北庄桥人,今年76岁。年轻时卫校毕业后,曾在卫生系统工作过2年。在子女们的眼中,母亲是一位乐观、积极,又十分热心肠的人。邻居生病了,心里惦记,都会给予照顾;小区里谁家要是需要帮忙了,她也是二话不说。这样一个活跃的人,在生命终结之时,已不多加言语,弥留之际,当感应到老伴王云清在身边陪伴着自己,紧紧握住他的手,在这15分钟时间里,张莉娟已听不清周围人的呼唤...

    你做贡献,我也做贡献

    结婚50多年,王云清跟老伴的感情很好,好到张莉娟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表示同意,愿意追随,就连遗体捐献志愿书,俩人也是一起登记的。

    直到现在,王云清还清楚记得老两口去宁波市红十字会登记前时的对话,那是2016年4月的一天:“老头,我要登记遗体捐献志愿书,你陪我去好不好?”“好,不过现在还早着呢。”“早点弄弄好,也是一件心事。”“老头,你也签一份吧!你愿意捐吗?”“你做贡献,我也做贡献!”“你做贡献,我也做贡献!”简单的一句话,掷地有声。跟以往一样,对于张莉娟的任何决定,王云清都理解并且愿意支持!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2年,老伴竟这么快履行了她生命最后的诺言。

    2018年5月20日,因长时间咳嗽不见好,儿子王剑军带着母亲去宁波市第九医院检查身体,接过CT报告的一瞬间,他下意识感觉到了事情不大好,张莉娟被查出患有肺腺癌,且已到了晚期。但她本人一开始并不知情。

    辗转跑了宁波、上海多家肿瘤医院,都被告知,“请你们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时,张莉娟才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她跟儿子王剑军说了一句话,“活到76岁,跟过去的人相比,很幸福了,没有什么遗憾...”

    为了减轻痛苦,张莉娟没有住院,而是在家里用中药保守治疗,王云清天天守在床边,煎药、喂药,喂饭,一手包办,这位81岁的老人坚持亲自守着这位和他走过了一辈子的亲人。

    “谢谢你,难为你...”这是张莉娟在最后日子里反复跟王云清说的话。

    我坚持捐献,你一定要帮我完成

    张莉娟走了一个礼拜,家中的那把轮椅仍靠在墙边,没人去动,王剑军经常望着它出神。自从母亲患病后,王剑军经常陪在身边。6月份,他还推着张莉娟去江北荪湖走了一圈,散散心。母子俩不谈病情,而是淡然地说着生死的事。

    担心母亲患病后,捐献的想法会有变化,王剑军低声地问,“妈妈,你还坚持这样做吗?”“人总归要走这条路的,人死如灯灭,还是死后为人们做点贡献好。”张莉娟说。这是张莉娟患病后,母子俩第一次谈起捐献的事,确定了母亲的心意后,王剑军的心里也更加坚定,他会帮助母亲完成这个心愿!此后的一次在家里,张莉娟也是这样回答。

    “她在我们面前没有流过泪,但亲戚说他们见过。”王剑军回忆着,“她可能是怕我们担心吧。”

    2018年11月14日凌晨1点,王剑军接到了医院的电话。这个季节,宁波的夜晚冷风刺骨,抢救进行的同时,张莉娟的家人悲伤忐忑,赶往医院。

    离世当天,王剑军在张莉娟耳畔再次提及了此事,不过这时的张莉娟已是极度疲惫,不愿多说话,但王剑军看见母亲点了点头。

    随后,宁波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人赶到,祭奠告别后,郑重地接收了张莉娟的遗体。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将会进入一段甜黑的梦境,再相见,已是一个全新的身份,医学院学生的“大体老师”。

    最初的诞生和最后的逝去一样,都是人生的必然,最初的晨曦和最后的晚霞一样,都会照亮人间。对于生死观,张莉娟一家看得都比较自然。在身边的时候多关心多照顾,比什么都强。也许是曾经做过2年护士,感受过生死离别,见证过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大爱早已常驻于心,张莉娟希望离世后能做出最后一次贡献。

    “她心里早就有这么一个想法,我知道的。”王云清说。老伴离开了,王云清显得很平静,只不过时不时会跟儿子提起,“剑军,带我去遗体捐献纪念碑那里看看你妈吧。”“好啊,等天气好了,我们就去...”(葛波波 盛林伟)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