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地红十字项目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发布时间:2021-03-11发布者: 浏览量:

 

    近日,衢州市红十字会“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100台”、嘉兴市秀洲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和在公共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绍兴市柯桥区红十字会“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项目”分别成功入选2021年当地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衢州市红十字会

 

    2月26日,经衢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投票表决,2021年衢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产生,其中“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项目中明确要求: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救命神器”——AED100台,由市红十字会负责牵头实施。

 

 

    目前,衢州市红十字会正在筛选AED布设点位,开展相关人员培训,全力推进该项目落地落实。

 

    一是加大投放力度。全力加速AED布设,筛选布设点位,加大车站、大型办公楼、超市等人员密集处的布设密度,同时进一步扩大延伸到学校、社区、农村、旅游景点等,让AED成为醒目标志,成为衢州城市文明的一道靓丽风景。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对配置AED的场所提出明确培训要求,由市红十字会与相关场所签订培训协议,做好动态培训、知识更新、人员轮训,确保每个AED设置点至少5人以上培训成为红十字救护员,确保设备有人及时维护,确保AED有人会用、管用实用。

 

    三是精准设备定位。绘制AED布设地图,进一步做好定位的精准度,扩大相关宣传力度,让救护员和周边群众能第一时间找到最近距离的AED设备,充分发挥好救命神器的作用。

 

    据悉,衢州市高度重视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将这项工作列入《健康衢州2030行动纲要》,规划到2030年实现每万人配备1—2台AED,并给予相应的经费保障。2019年,“AED配置和相关工作培训”就列入了当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通过两年的努力,衢州市各级红十字会共配置了57台AED,主要分布在机场、车站、行政办公楼、大型商场、主要景点等人流密集处,基本满足重点人流密集处的应急救护需求。

 

秀洲区红十字会

 

    2月26日,嘉兴市秀洲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票决产生区2021年民生实事。其中,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和在公共场所配置AED”被纳入“健康秀洲”惠民篇项目。

 

 

 

    据悉,2020年,区红十字会通过“线上+线下”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活动模式,累计培训1300名红十字救护员,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15241人次,在油车港镇澄溪村配置AED1台。

 

    2021年,区红十字会将开展应急救护培训1.2万人次,培训救护员1200名,在公共场所配置AED5台,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和AED配置落地落实。

 

    一是主动作为,扩大应急救护培训的社会影响力。针对不同行业对救护培训需求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主动与各有关部门、行业及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深入开展救护培训活动。支持指导基层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救护培训,推进培训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行业、进家庭,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

图片

    二是有计划地在重点公共场所配置AED等急救设备。继续积极争取上级红十字会和区财政的大力支持,在人群密集公共场所逐步配置AED,加大大型商场、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处的布设密度,同时结合“博爱家园”创建工作,在社区(村)配置AED。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培训,定期维护设备,让“救命神器”发挥最大作用,助力“健康秀洲”建设。

图片

    三是探索基地化应急救护培训新模式。与市红十字会联合,选址嘉兴市急救中心,建设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为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与体验活动、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和逃生避险技能提供场所。在硬件技术标准统一的基础上,保证师资专业水平达标,培训过程严谨,考核监督到位。以培训基地建设为抓手,提高救护培训水平和能力,打造有影响力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品牌。

 

柯桥区红十字会

 

    日前,在绍兴市柯桥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项目”成功入选2021年柯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由区红十字会牵头完成。

 

 

 

    区红十字会将以“75531”(7家区级红十字博爱家园、5家镇级红十字生命关爱工作站、5家景区红十字救护站、3支区级红十字专业救援队,1家区级红十字生命教育实训基地)为抓手,围绕“3个100%”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即:全区镇(街道)、村(居、社区)和镇(街)中心学校及区属学校等红十字组织覆盖率达到100%;会员发展人数占户籍总人数的15%以上,确保所有基层红十字会发展会员20人以上,100%缴纳会费;充分发挥会员主体作用,强化基层服务功能,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实现红十字工作服务站点100%有效覆盖。

 

    一是落实重点任务,提升服务“宽度”。新建7家区级红十字博爱家园、5家镇级红十字生命关爱工作站、5家景区红十字救护站等,实现红十字基层组织100%全覆盖,助力健康柯桥建设。推动“三献”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集宣传、科普、实训于一体的区级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

 

    二是把握主攻方向,提升博爱“浓度”。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100人。打造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献血屋“三献”工作站点升级版。推动《爱心人士慰问实施办法》实施,加强捐献爱心人士困难帮扶。实现新增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率达3%以上,救护培训取证率提升至25%。继续在全区公共场所配置AED,力争实现全区重点区域全覆盖,亚运场馆覆盖率100%,亚运志愿者救护培训率100%。

 

    三是加强数字赋能,扩展业务“深度”。积极探索创新志愿服务“互联网+”管理模式,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推动红十字核心业务板块进驻“浙里办”APP,推进会员和志愿者报名、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救护培训报名教学等“线下”“线上”同步登记。继续推动“线上培训+线下考核”新模式,完善信息化救护培训项目。完善智能管理云平台,推动设点AED全区联网,实现掌上点位查看、路径导航、呼叫求救、扫码开锁等功能。组织实施好腾讯“99公益日”网上众筹项目。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