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质量,惠民生,宁波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0-12-25发布者: 浏览量:

    “十三五”期间,宁波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先后3次被列入宁波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积极推动公共场所AED设置,已安放AED725台,达每万人1.2台,全市培训二级师资1530人次,新增救护员18.57万人,占户籍人口3.05%,新增普及培训143.03万人次,占户籍人口23.51%,涌现救护员、救护师资现场救人案例50余例。

 

加强部门合作

形成救护培训长效机制

 

    一是全面推行救护培训进校园。2017年,联合市教育局,明确在全市职业高级中学全体师生中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目前,全市共培训职高学生救护员2万余名,16所职高做到全年级培训。每年有7万余名中学生,在社会实践培训基地接受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宁波大学、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还专门开设应急救护培训课。

 

    二是大力推动救护培训进机关。开展为理事单位和各级机关送教上门(周二夜学)等活动;相继在市委党校“县局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提高班”、处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为新任职的公务员开展救护员培训。

 

    三是不断创新合作形式和内容。联合市警校,对晋升警衔的警员开展救护员培训,通过三年轮训实现了全覆盖。与市卫生健康部门合作,将应急救护培训列为市级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课程内容,列入市卫生健康部门委托培训和基层卫技人员培训项目。

 

倡导救护免责

助推应急救护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参与立法。推进“救护免责和公共场所设置AED”纳入《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促成“好人法”出台。

 

    二是积极推动AED配置。2016年,宁波市红十字会推出“AED救护普及项目”,启动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2019年,发布全市AED电子地图并接入市120急救指挥调度平台,实现AED在辅助院前急救方面发挥作用。

 

    2018年,两名经过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施救者,一起使用心肺复苏及AED除颤,成功挽救了一名男子生命,成为宁波市首例公共场所AED现场救人的案例。


助力“三服务”

增强救护培训吸引力

 

    一是发挥“名人效应”。自2016年起,市红十字会聘请宁波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播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公益形象大使,每年在“世界急救日”期间开展AED救护培训网上直播活动。

 

    二是进入文化礼堂。全市各社区(村)博爱家园面向居民开展各具特色的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目前已实现救护培训进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

 

    三是服务重点行业。为2000名电力一线职工、300名宁波机场工作人员等,每三年开展一次救护员培训。

 

    四是纳入竞赛科目。伤员救护项目连续8届列入宁波市危化企业员工应急处置技能大赛比赛内容,成为民爆行业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的必选科目和公交公司应急处置技能竞赛的主要科目。


参与赛事保障

提升红十字社会影响力

 

    一是强化培训促保障。组织动员县(市、区)红十字会,选派优秀红十字救护培训师,联合有关单位为志愿者开展心肺复苏、创伤救护、AED使用等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各类大型赛事活动提供专业的保障服务,加大红十字救护员在大型活动中的分布率,提高突发事件的抢救成功率。


    二是现场施救显担当。辖区各地红十字会还为大型赛事活动提供AED,交由定点岗和流动岗救护保障人员使用,确保参赛选手万一出现意外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护。2019年,宁波马拉松赛事保障中,慈溪市红十字会参与保障的救护培训师与志愿者,使用AED成功挽救1名心跳骤停跑者。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