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下午,衢州市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代表近20人相聚一堂,参加市红十字会举办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联谊会,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献计献策。市文明办、中心血站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联谊会。
救助他人收获快乐。孙小颖、丁奕、徐娟娟、姜伟、巫伟祥、汤群荣,这些名字都曾经感动一方,因为他们捐出的“生命种子”,为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镌刻着一个个大爱无疆的动人故事。时隔6年,衢州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孙小颖对当时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那是第一次用德国的新机器采集,结果采了一半,机器坏了。旁边的德国工程师急得满头大汗。”孙小颖回忆,最后还是幸运地完成了采集。“通过这次捐献,才明白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是多么幸福。”孙小颖说。第二例捐献者丁奕是衢州学院的老师,他说做点事能帮上别人,自己也收获了快乐。“这份发自内心的美好体验,会伴随我的一生,比财富还隽永持久。我很感谢有这么个机会能帮到别人。”
相信科学消除误解。“很多人都愿意去救别人,但因为不知道捐献技术的进步,还以为要抽取骨髓而放弃。”志愿者代表吴国忠刚参加完省红十字会的专业培训,他建议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科学知识。第六例捐献者汤群荣说,他的老母亲就担心捐献会影响儿子的健康,打电话要他立即回家。捐献完成回家过了一个礼拜,见儿子身体没什么异样,母亲才“原谅”了他。“我当时捐完回家后,我妈半个月没理我”、“除了家人不理解,社会上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也存在误解。”巫伟祥也说。与会捐献者、志愿者纷纷表示,要主动当好社会宣传员,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这项“生命工程”。
生命相髓感谢有你。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章华介绍了该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情况。市红十字会携手中心血站于2001年开启造血干细胞建设工作,目前已发展2800多名捐献志愿者,其中6人成功捐献。刘章华对广大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表示敬意和感谢。他指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意味着身上多了份责任、多了份牵挂,但一旦配型成功,意味着给予病患生命的希望、家庭的幸福。他呼吁更多的适龄健康人员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行列,用自己身上可以再生的生命种子,去挽救不可再生的宝贵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