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进社区”活动在杭州市拱墅区和睦街道大讲堂持续火热举行。此次培训分3期,分别在7月21日、8月7日、8月14日,邀请来自和睦医院的救护师讲课,辖区楼道长、居民等共计240余名参加。
遇到灾难如何处理?紧急情况如何把握时机抢救?简单伤口怎样包扎处理?培训课上,和睦医院的临床医生和急救中心护士长韦红,一同在现场向参训学员讲述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处理知识和预防中暑、溺水等事故的处理常识。“心肺复苏技术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循环呼吸停止后4至6分钟,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的脑组织即可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心跳停止10分钟后,脑细胞基本死亡。”和睦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长韦红说,为避免伤者脑死亡,在心跳、呼吸停止后就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术,开始得越早,成功率愈高,现场心肺复苏技术分胸外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三个步骤,如果被抢救者有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面色转为红润等状况,在有医务人员到场的情况下,急救人员就可终止急救。
随后,该院临床医生就创伤急救处理知识进行讲解。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救护时的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及时准确的现场急救、处理、安全迅速的转运密切相关。”医生分别介绍了四项基本技术,但也指出,对于脊椎骨折的处理必须由医务人员或受过初级卫生救护训练者进行操作。
参加培训的学员除聆听专家和讲师的理论课讲授外,还通过急救技术现场示范,并配合心肺复苏模拟人及各种急救器材,进行各种现场初级急救技能的演练,使学员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获得了感性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