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概况
组织简介
主要职责
领导介绍
机构设置
直属单位
市县红会
团体会员
志愿服务团体
联系方式
新闻动态
省会动态
各地动态
媒体热点
工作交流
公益风采
业务工作
应急救援
人道救助
应急救护
造血干细胞捐献
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
无偿献血
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工作
组织建设与会员管理
宣传传播
国际交流合作
信息公开
捐赠款物使用报告
公示公告
财务信息披露
冠名红十字医疗卫生机构
学习平台
政策法规与规章制度
红十字报
红十字运动知识
资料下载
视频播报
图片播报
浙江省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爱在家门口传递——杭州市江干区“红十字爱心中转站”项目纪实
发布时间:2014-04-02
发布者:
浏览量:
杭州市江干区九堡镇杨公社区的项大伯,想把家中两张全新的治疗床捐赠给有需要的人。项大伯说:“我今年83嘞,这两张治疗床是爱心人士送给我的,我舍不得用,现在家里马上要拆迁了,想给它们找个好归宿。”经过江干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多方联系,项大伯的治疗床最后转赠给了九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输液室扩建,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好缺两张治疗床。项大伯看到自己捐赠的治疗床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常感谢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据介绍,目前江干区“红十字爱心中转站”累计实现爱心中转1200次,中转物资价值达16万余元,1300户家庭从中受益。
“爱心”需要中转
随着杭州市“城市东扩、决战东部”战略的实施,江干区城市化建设加速推进,辖区内拆迁、过渡安置、回迁群众较多。当地居民因搬家需要处理的家电、家具等,仍有使用价值但被低价处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杭州人”落户江干,他们初到杭州、立脚未稳,生活中存在实际困难,亟需社会给予关爱和帮助。“红十字爱心中转站”应运而生。
2011年7月,江干区红十字会在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四季青街道钱杭社区,尝试开展了社区“红十字爱心中转站”项目。“老杭州人”把家中闲置但仍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捐到社区“爱心中转站”,有需要的“新杭州人”可以在“爱心中转站”领取到必需的生活物资,尽快融入新生活。而得到过帮助的“新杭州人”生活安定后,又将家中空闲物资通过“爱心中转站”继续传递给其他有需要的家庭,如此将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江干模式诞生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社区“红十字爱心中转站”采取“红会搭台、社区管理、百姓参与”的运作模式,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红十字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每年,区红十字会根据全区拆迁、回迁等情况,确定本年度“爱心中转站”运行的数量。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红十字会和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的支持,为每家新运作的“中转站”配套不少于1万元的启动物资和不少于5000元的工作经费,并负责“中转站”的考核验收和日常监管。街道(镇)红十字会则根据辖区实际,选择具备“中转站”运作软硬条件的社区(村),落实场地、人员、物资、运行经费等,并负责“中转站”大宗物资跨地区“中转”等工作。村(社区)红十字组织负责“中转站”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包括物资收集、入库、仓储、发放等。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向居民宣传“爱心传递”理念,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家门口的公益活动。
爱在传递中扩散
经过三年的运行和摸索,目前江干区社区“红十字爱心中转站”已从原来单一的物资中转,逐步“升级”为集爱心资源中转、志愿服务、人道宣传“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居民既可以在这里获得所需的生活物资,也可以在这里接受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联系获得专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的志愿服务。
在江干区的“红十字爱心中转站”里,临时性、被动性、单向性的帮扶救困,正转变成经常性、主动性、双向性的邻里互帮互助活动。双菱社区红十字志愿者钱荣生22年如一日,义务帮助邻里修鞋2万余双;五堡社区红十字志愿者李东华医生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兴安社区、景蓝社区为困难群众送去清凉茶、腊八粥等。“红十字爱心中转站”已经成为江干老百姓家门口奉献爱心的大平台。(王晨)
上一条:
绍兴市红十字会召开反对“四风”专题讨论和“学先进、找差距、树正气、创业绩”座谈会
下一条:
志愿服务让生活更美好——杭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