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交通事故持续呈现高发态势,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广泛深入地开展现场应急救护培训,增强群众灾害预防、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也渴求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掌握应急救护技能。德清县红十字会主动作为,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突出前端、突出规划、突出保障,以“一中心两基地三平台”为抓手,把急救知识和设施进一步延伸到群众身边,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成立“一个中心”,统筹推进救护培训工作
通过前期调研,成立了县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指导中心,配备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积极开展现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初级救护员培训、应急救护三级师资培训等工作,开展应急救护演练、技能比武等相关活动。今年以来,已经为酒店、公安培训基地、戒毒所、泰普森、远大钢构,社区等单位开展救护普及培训,共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185场20618人次,取证培训32场1389人次。其中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已覆盖25家农村文化礼堂。
二、建设“两个基地”,全域普及应急救护知识
一是建设青少年培训基地。在德清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结合生命教育体验馆,建立了青少年培训基地,为青少年学习急救知识的体验提供场所。同时,结合户外活动场地,将素质拓展和救护培训内容有机结合,创新实践教学内容,通过逼真的情景模拟,融合趣味活动项目,让学生们在娱乐中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帮助学生增强生命安全自救能力、他救知识能力,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珍惜青春的健康发展意识。
二是建设成年人培训基地。联合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学院,利用德清电大的师资优势和覆盖全县的成校网络,为各镇(街道)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提供师资保障,为全县的成年人普及红十字运动知识和应急救护知识。同时,在电大新校区内建立了生命教育展示馆,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人道理念,牢固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提升广大社会成员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我县红十字人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搭建“三个平台”,建立“救在身边”工作体系
一是搭建应急救护师训平台。加强救护员、师的培养和管理,借助医师队伍资源,使师资管理系统化和经常化。通过救护师研讨会,微课竞赛等活动,相互学习促进,提升讲课教学水平。同时,联合隆泰医疗,参与救护学院建设工作,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成果融入隆泰的科研项目,为开发新的救护产品提供借鉴。
二是完善应急救护实训平台。为提高救护员专业技能,去年11月5日,举办了首届“五龙杯”救护员应急救护技能竞赛,各镇(街道)、有关部门共有16支队伍参赛。结合“世界急救日”,组织各镇(街道)开展以“急救,关注以受损群体”为主题的应急演练12场次。通过技能竞赛和演练,为救护员提供实战平台,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增强群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用好公众急救用品平台。实施“百千万”工程,在 2019年-2021年期间,在有关车站、商场、宾馆、小区、莫干山民宿等人员密集场所投放100台AED,配备1000个急救箱,每年开展“急救包进万家”活动。截止目前,已为一万余户家庭发放了家用医疗急救包;累计投放各类急救箱近500个,其中为新市古镇、莫干山景区和英溪、春晖、塔山三大公园设计安装具有观赏性的急救箱,为景区和公园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学校、景区、体育中心、高铁站等公共场所投放AED设备27台。通过“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使我县公共场所的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扭转了以往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施救者周边没有合适急救用品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