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 如何讲好红十字故事、唱响人道好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文化传播至关重要。红十字文化传播是否到位、是否精准、是否能引起社会共鸣,已经成为新时代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018年,在区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江干区红十字会强化舆论先行理念,构建“红”扬善机制,认真发掘整理红十字系统先进典型的精神实质和闪光点,做到“每月有亮点、每周有精彩、每日有动态”,红十字人道宣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有些方面实现较大突破。江干区红十字会等7个红十字组织被总会评为全国红十字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最佳组织一、二等奖;所推荐的巫慧英、张秋萍被授予“新时代浙江省万名好党员”荣誉称号;作品《飞檐走壁》被评为2018年度总会优秀摄影作品奖(全国6名);央视新闻频道、人民网、新华网、浙江新闻、浙江在线、《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刊载我区报道136篇,其中《中国红十字报》头版刊载我区新闻动态9篇,数量位居全省首位。系类举措的实施,为江干区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增光添彩,也彰显新时代红会人文化宣传传播的责任担当。
一、主要做法
1、培育慧眼发现最美。区红十字会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红十字人道宣传工作,积极响应杭州市、江干区发现培育“最美人物”、倡导弘扬“最美精神”、建设道德高地的工作要求,与区文明办联合举办“最美江干人—红十字感动人物”评选,在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爱心捐赠企业家和社会人士、救护培训师和救护员、红十字志愿服务群体和志愿工作者群体中推选出10名“感动人物”、10名提名奖,通过广泛评比宣传,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和“最美江干人”精神文化品牌建设,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社会反映良好。
2、分类宣传弘扬正风。区红十字会将核心业务和主题宣传有机融合、整合,将红十字系统好声音分为人道篇、博爱篇、奉献篇,分系统、分领域、分时段进行集中推送。红十字人道篇:宣传危机时刻出手救人的典型,如抢今年火车东站经红十字会投放的自动体外除颤仪成功施救心脏骤停旅客3人等新闻经过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后收获点赞无数。红十字博爱篇:“红十字公益水站”、“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红十字清凉茶发放”等活动把博爱帮困、救护培训、新颁布红会法宣传等内容“打包”送到市民家门口,深受群众欢迎。红十字奉献篇:重点宣传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红十字志愿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感人事迹。2018年11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慧玲一行莅临考察调研工作后,对我区红十字会人道宣传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3、多维载体展示风采。区红十字会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利用微博、微信、网站等途径多维度宣传红十字工作动态和款物接收使用情况,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是主题公园建设顺利推进。省、市、区三级联建的全国首个“生命礼赞—红十字主题文化公园”顺利落户江干,预计将于2019年开工并完成建设。公园以“生命礼赞”主题为核心,围绕红十字“生命文化”的内涵,打造新时代红十字文化主题突出、产品特色鲜明、分区定位清晰、传播手段丰富、市民互动性强的主题公园。二是新阵地拓展。2018年,江干区红十字会联合爱心企业在交通枢纽、体育中心、学校、社区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仪一体机151台、红十字公益水站300台,不间断播放江干宣传片和红十字好新闻,受众超过60万人次。其中“公益水站”新闻短片被央视新闻客户端转载后点击播放80余万次,全力助力江干打造“首善之区”。三是区本级媒体。区红十字会网站年更新量达326条,每日更新发布原创微博2条、转发各级红十字微博3条、每周推送原创微信3条,微博听众超5000人;其中区红十字会《江干报》考核位居全区第二、外宣连续10个月位居C类单位第一名,红会好声音得以有效传播。
4、真诚服务汇聚人心。区红十字会注重新媒体传播规律,以红十字志愿者、捐献者、亲历者视角讲述红十字好故事,传播红十字系统正能量;结合“百千万”蹲点调研要求,区红十字会积极发挥机关、师资、救援队、基层红十字会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红十字系统大党建工作格局。联合省、市红十字会组建“红十字服务民生综合体”为市民提供多元化服务13场次。省、市红十字会先后选派38人次、下拨价值22万元的爱心物资支持我区公益项目,省会领导以普通党员身份为弱势群体、特教学生送去关爱,红十字大宣传格局得以巩固。
二、基本成效
近年来,红十字的旗帜下凝聚起越来越多的爱心力量,通过捐献者、捐赠者、志愿者感人事迹的深入宣传,弘扬传播正能量,既助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增进了全社会对红十字人道理念的理解与认同,有效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1、红十字感动人物引领最美风尚。在区委宣传部和区文明办的支持下,开展“最美江干人—红十字感动人物”推选宣传活动有声有色,红十字感动人物成为“最美江干人”的代表和缩影,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褒奖,同时涌现出一批“最美”个人和团队:九堡街道兴安社区被中宣部等13个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填补了我区“四个100”的空白;张秋萍、巫慧英等入选“浙江好人榜”并被授予“新时代浙江省万名好党员”。通过系列“红”扬善主题宣传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红十字事业的知晓度、认可度、美誉度得以提升。
2、红十字志愿服务获得群众点赞。江干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被授予“2017年度江干区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江干区红十字养老志愿服务队和笕桥小学翼益闪光红十字志愿队被评为“江干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红十字参与养老服务、红十字爱心公益水站双双入选“江干区志愿服务单项奖”,戚浩、肖剑英等6人被评为“江干区优秀志愿者”、“江干区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全区红十字系统已建立起救灾救援、救护培训、人道救助、生命关爱、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按专业、分领域的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用真诚服务拉近事业与市民之间的距离。
3、红十字好声音深入广泛传播。每年召开媒体记者座谈会,组织开展集中采风和红十字公益项目考察,定期开展红十字好新闻评选活动,红十字会与媒体的沟通协作更加顺畅。“汤圆哥捐髓救人”、“东站AED救命神器挽救旅客生命”、“300爱心水站解近渴”、“一瓶水的爱心接力”引起市民广泛共鸣。
三、创新启示
1、围绕中心才能有生命力。区红十字会紧扣“城区国际化”、“健康江干”建设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在全省首创以“内优外融”为重点的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以下简称AED)设置“江干模式”,完成公共场所设置AED151台,数量占全市的75.6%,江干也成为全省AED设置数量最多的城区。今年1月、4月、9月,杭州火车东站枢纽利用AED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旅客3人,相关新闻经人民网、新华社、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后收获点赞无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人人都是第一施救者”理念在深入人心。此做法也得到陈红英副市长等领导的批示肯定。
2、显特色才能体现事业价值。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大批的正能量和好声音,区红十字会通过立足自身、彰显特色,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固有思维,主动适应新媒体新特点,主动高举人道主义大旗,抢占新媒体资源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宣传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3、深耕基层才能形成靓丽风景。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的发现者、亲历者、宣传者,只有展开现代技术和信息手段这对强有力的翅膀,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通基层和主流媒体之间的固有隔阂,敢于创新、推陈出新,才能有效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主旋律宣传有机嫁接,才能真正实现人脑升级、文化腾飞,才能真正让正能量从盆景变为靓丽的风景。
(作者系杭州市江干区红十字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