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地为依托 探索救护培训长效机制
江山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 陈良龙
引言:今年10月份,江山市又新建立2个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分别是万里和育仁职业培训学校,加上前两年在江山职教中心建立的首个基地,至此,该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已发展到3个。
近年来,江山市红十字会将应急救护培训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致力于建立、培育和发展培训基地,并以此为依托,不断探索与完善救护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具有“江山样板”的培训模式。现将此项工作予以梳理和回顾,以求总结经验,发现规律,促进工作。
一、背景:
为了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我们要善于求变,善于求新,在创新中求突破,谋发展,而此次新建基地,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趋势、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 新任务:根据省红会“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证培训任务数,每年完成在籍人数0.3%的目标,江山目前人口总数60万,即每年要完成发证人数1800人次,而在此之前,每年的指数为0.2%,即为1200人次,也就是说,每年需新增600个任务数,任务明显加重。
2. 新要求:原先,我市将救护培训活动开展的重点是放在乡镇(街道),因为那时的培训课时只有8节,即相当于1天时间,但从今年9月份开始,红总会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把救护员培训的课时从原来的8个课时,增加到16个课时,从原先的一天,增加到两天,也就是说,工作量增加了一倍,这样的要求,显然在农村难以推行。
3. 新期盼:作为职业培训学校,一方面要传授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谋就业。这样的学校,尤其是民办职校才有竞争力,而掌握应急救护培训这项技能,并取得红十字会救护员证的,在外企或外贸行业会比同等条件下的竞争者增添一份胜数,这无疑是校方所期盼的,同校方办学理念相契合的。当然,发证培训的重点转移,并非是要放弃乡镇,只是培训的类型上稍作调整。所以,不仅不放弃,而且还要继续加强,今后乡镇要以普及培训为主。
二、分析:
新增培训基地能否进一步推动救护培训工作,尤其是否符合新任务、新要求。为此,我们作出如下可行性分析:
1. 固定基点:有了固定的救护培训基地,就不会像以往那样,东打一枪,西放一炮,今天在这里搞一个,明天又在那里办一场,还要与不同的组织方联系,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不一定能把事情办好办妥,给人一种“居无定所”的感觉。但固定的培训点设立以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能将工作做得更细更好。
2. 稳定人数:新增的2家培训基地,每年将为我市培养出新的救护员至少600人,再加上原先江山职教中心基地的700人,每年通过固定培训基地培训出的救护员就可达1300人,这不仅在于大大减轻我们的年工作量,还在于这个数字是每年都稳定的,而且只会略增,不会下降。
3. 确定目标:这样的基地既是学校的,也是我们红十字会的。既然是共同的“孩子”,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去精心呵护她,培养她,让她“长大成人”。而这正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以省级标准基地为指向。为此,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人力师资,甚至于教育教学,我们都将朝着这样一个既定目标去努力,去规划,去发展。
三、做法: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既然认准了,就得甩开膀子,赶紧落实。
1. 签订协议,挂牌运作。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是必须履行的手续环节,并且将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在协议中明确的清清楚楚,以有利于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又精心制作了两块“基地”牌子,一块是铜牌,另一块是悬挂在学校大门口外的木板竖牌。这两块牌子,既是学校建立基地的标志,也是为了宣传红十字会,提升红十字会的影响力。协议签了,牌子也挂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工作开展起来了。
2. 配齐教具,免供书证。要将工作开展起来,配备学习手册、心肺复苏模拟人、医用绷带、三角巾等教材教具是必须的。而这一些我们于10月份,已给万里职校配置了全身模拟人1个,半身模拟人10个,育仁职校半身模拟人10个,并且都免费配发,而装备这些我们共投入1.8万元。另外,培训手册和救护员证也都统一向省红会购置,并且一人一册,免费提供给学生,这笔开支大约需要9000元。两项总费用为2.7万元。
3. 选派师资,规范教学。因为是刚建立的基地,暂时这2个学校还没有师资队伍,在这一过渡时期,我们还特地组建了一支精干的培训师资团队,无偿援助基地培训教学任务,以解决学校暂无专业师资困难,同时也不给校方增加任何经济方面的负担,即培训师讲课费用由红十字会支付,经测算,这笔费用支出约为2万元,此为其一。其二,切实按照新要求和省级基地标准,确保课时,规范教学,建立台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培训活动。
4. 突出重点,人人过关。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也有所调整,有所侧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心肺复苏术是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每个学员都要学,而且规定只要是取证的,必须人人过关,人人都会,并实行一票否决,这就是说,即使理论分数考得再高,或者其它科目考得再好,也无法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
四、体会:
常言道,善作善成,但也得善作善思。这个“思”,就是要善于去思考,善于去总结。为此,对做好救护培训基地工作,我们有这样一些体会:
1. 站在对方角度推介项目。好的项目要向外推介,不是光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而是应当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打动对方,这样对方才愿意来听,才乐意接受。譬如,万里职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就业渠道主要是面向铁路部门的,那么我们同该校校长谈的是,列车运行过程中就常常会遇到,旅客晕倒等疾病突发事件,而作为列车员如果懂得这门技能,现场对其进行施救,并且救成了,对铁路部门也好,对培养的学校也好,不也能提高声誉吗?而且像这样的毕业生,将来再向铁路部门输送人才,不也更受欢迎吗?毕业生就业渠道宽了,受欢迎了,这就是帮学校的忙。在育仁职校也同样,因为这个学校的学生学的是护理专业,为此带来的好处就更不用多说了,每年这里的学生参加高考的,其中有一项重要科目,就是以心肺复苏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操作。
2. 校方支持是合作的前提。我们有好的思路,好的愿望,甚至有满腔的激情,固然是美好的,但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同与支持,自然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校方的意愿是合作的前提,尤其是校长的态度。当我们有这个想法以后,并决定要去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这两个学校的校长,并分别同这两位校长先通过电话沟通之后,基本达成意向,然后紧接着,又面对面地对合作的相关细节进行了详细磋商,最终双方都愉快地达成了共识,并顺顺当当地签订合作协议,这也为下一步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 不添麻烦尽显真心服务。既然是一项好的合作项目,就要让它好到底,不能因为合作时间长了,让对方感到有负担了,麻烦的事多起来了,产生厌倦了,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不忘初心,诚心诚意的服务,我们能做的事,我们做,该我们花的经费,我们花,尽管是合作项目,并需要对方的配合与支持,但不折腾,不添乱,没有私心,没有功利,让对方完全感觉到,我们的服务是真心的,我们的帮助是无私的,弘扬的是正气,传递的是正能量。这样不管合作时间有多久,对方都乐意,对我们始终都有好感。
4. 互利共赢方可长期合作。这里的利,并非是“功利”,而是“公利”,体现的是公众利益,代表的是根本大多数。就职校而言,学生知识多了,技能多了,找工作受欢迎了,就业门路广了,升学率高了,自然有利于学校招生,有利于学校发展;而对于红十字会来说,不只限于救护培训,还可逐步拓展其他学校红十字工作,让广大青少年学会一门技能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从小播下爱的种子,崇尚善的力量,这无疑是工作中的一大成绩,对弘扬红十字精神,推动红十字事业必将大有裨益。这就是共赢。而这样的共赢,才是双方之间建立长期合作的共同基础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