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华:培育中国特色的红十字文化

发布时间:2013-03-29发布者: 浏览量:

    池子华    郭进萍

 

    2011年12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在九届三次理事会上强调,“要深化理论研究,充分挖掘红十字文化内涵,推进红十字文化中国化,广泛传播人道理念,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这里提出了红十字文化中国化问题,是颇有时代意义的。那么什么是红十字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红十字文化?如何培育中国特色的红十字文化?本文就此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什么是红十字文化,可以说见仁见智。目前学界、业界多把红十字文化等同于红十字精神,显然是不全面的。我们在综合一些文化流派观点的基础上,将红十字文化定义为“红十字组织在人道救援实践中所创造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这一系统既包括红十字会的理念、宗旨、原则、信条、价值观以及经验等,也包括与这些精神文化相配套的制度、规章、组织、条例等行为规范。其中,精神文化是红十字文化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制度文化是其发展的协调与保证。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所谓中国特色的红十字文化即指红十字文化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积淀的具有中国地域色彩和文化传统的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它是红十字文化民族性的体现,既具有红十字文化的一般特性,又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烙印,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慈善文化的因子。文化作为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血脉和灵魂,其发达与否直接关乎红十字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那么应如何培育中国特色的红十字文化以推动其大发展、大繁荣?从总体上讲,我们认为应强调以下几点:


    其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以实现与红十字文化的有效榫接和整合


    红十字文化的精髓是人道主义,强调对人价值的肯定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扶助,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丰富的对接资源。儒家的仁爱、恕道、性善论,墨家的兼爱,道教的贵生主义以及佛教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均有与之共融汇通之处。但从总体而言,红十字文化的普世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利主义取向有很大差异。要推进红十字文化中国化必须因势利导,融入和嫁接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与整合。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第五届红十字大会期间提出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的发展理念,即是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的一种象征和体现,既涵盖了国际红十字精神的内涵,又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更贴近民众的心理感受,易引发共鸣。进入新世纪,青岛红会的“微尘精神”和中山红会的“慈善万人行”即是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打造本土红十字文化特色品牌的成功探索。


    其二,积极引入激励机制,激发公众参与红十字事业的爱心与热情


    红十字文化的培育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而公众的行为往往和激励相联系,有动机才会有行为。因而积极引入激励机制,激发公众的爱心与善行是培育红十字文化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点加以探索。


    一是强化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公益项目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提高捐赠扣除标准、简化减免税程序以及和企业合作举行慈善义拍,发展企业“留本冠名基金”等方式,有效激发企业参与红十字捐赠的积极性。


    二是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并举。为每位捐助者建立《爱心手册》,对捐助者的善行进行详细、永久性的记载,发放公益积分卡并授予荣誉称号等。在精神鼓励之余,要尽可能满足捐赠者或志愿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愉悦和成就感为主导理念设计文化产品,以“迎合”捐赠者的多元化和“动机差异”。此外,还可尝试仿照《献血法》鼓励义务献血的有关条例,规定对红十字事业作出贡献的人,在他们自身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社会应该优先提供大体相当于他们贡献量的无偿帮助,以此激发捐献者的爱心。


    三是透明运作,建立信用激励机制,为公众的爱心搭建一个可以放心释放的平台。公信力是红十字文化感召力的重要来源。如何提升红十字的公信力,公开透明的运作是关键。要建立快速信息发布制度,制作“捐赠款物跟踪卡”,加强捐赠款物的监管和使用工作,做到专款专用,每年定期将善款使用情况、资金分配、救助手续等内容通过大众媒体和公开栏、公告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开,以利于公众知情和社会监督,以此激励公众的善行。


    四是加强文化创新,针对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开发具有创意、人性和时代精神的红十字文化产品。如统一发行红十字公益彩票、纪念邮票等,以激发公众的行善热情。


    其三,构建与大众传媒的良性互动平台,强化宣传


    在文化媒介化的时代,大众媒体在普及群众的慈善意识、动员社会参与慈善事业、落实社会救助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要培育红十字文化就必须积极探索大众媒体参与红十字事业的有效方式,鼓励其发挥社会责任感,宣传和普及红十字价值观。


    一是将红十字会在中国的历史编制成图文并茂、脍炙人口的宣传册和画报或借助影视、戏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有关红十字会的历史剧或文化剧,普及红十字历史知识,使红十字走进千家万户的视野。


    二是大力宣传红十字会的业务活动及对红十字事业作出贡献的先进典型,着力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红十字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是积极发挥大众媒体作为“舆论骑兵”的社会监督和协调作用。在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时,引导大众媒介秉承理性,发挥媒体的社会良知,致力于客观公正的报道,形成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因时因地制宜,不断发展更新。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慈善文化和历史经验,以及吸收国际先进慈善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探索,从时代精神和社会大众的需求中汲取养分,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不断的反思和变革中实现文化的更新和飞跃。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的培育必须将红十字的理念与现实工作的“具体场景”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结合起来,坚持制度建设和公信力建设先行,切实发挥文化的软实力,让红十字文化真正地影响到每一个角落、激励每一个人。

    (作者分别为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