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他由一名记者转行成为一名红十字工作人员;20年间,他走遍了世界各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现在,他仍然行走在人道主义的路上。他就是伊夫·达科尔,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总干事。他说:“公正、中立、独立是我们不变的原则。”在江苏太仓举行的中非国家红会合作论坛上,记者和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
人道工作面临挑战
伊夫·达科尔指出,世界的快速变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也产生了很多新的人道需求,使包括ICRC在内的红十字组织面临新的挑战。他说,首先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波及范围广泛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全世界的粮食价格迅速飙升,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食物的援助。同时,各国政府和一些组织拥有的资金减少,使其为贫困人群提供食物的能力下降。还有就是气候变化和移民带来的各种问题。气候变化和移民问题是全球性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地处理好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各国之间展开合作。
他说,红十字组织与其他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不同,它既具有广泛性,组织遍布全世界,同时也是专业的人道主义组织;既有国际统一的标志和原则,但其分支机构的工作又根据本地需求而展开。
伊夫·达科尔介绍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工作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保护战争中的平民,传播国际人道法,领导和协调所有红十字组织和工作人员在冲突地区开展工作,认证新的红十字组织的成立。而保护战争中的平民则是ICRC最核心的工作。
伊夫·达科尔坦言,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测的情况,甚至面临生命的危险。他告诉记者,不久前,他的一位同事就牺牲在巴基斯坦的救援中。“但是我们总是能迅速反应,尽快满足当地的紧急人道需求。”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ICRC已与全世界82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但能及时获得信息,而且能协调这些国家红十字会对突发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和处理。
他说,虽然红十字组织也面临着其他组织的竞争。但是,由于公正、中立、独立的原则,红十字组织能够到达很多其他组织不能到达的地方,开展人道主义援助。
关注非洲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战争和冲突频繁发生的地方。在那里,人道需求尤其巨大,这就给红十字组织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伊夫·达科尔介绍说,在非洲的很多国家,例如苏丹、索马里、刚果等,武装冲突长期持续,有的长达二三十年,甚至上百年。“尽管这种冲突可能并不激烈,但如果一个国家长期经受这种冲突,恢复自建是非常困难的。”对此,红十字组织在开展援助行动时,一方面要积极有效地应对紧急需求,一方面还需要考虑这种援助的持续性。
在非洲,索马里的人道危机很有特点,这里不仅有武装冲突,还有严重的干旱,而且情况一年比一年糟糕。“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谈到索马里,伊夫·达科尔摇了摇头,满脸无奈。
中非合作任重道远
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伊夫·达科尔表示,在非洲的长期发展中,中国做出了很大努力。对于中国政府对一些非洲国家提供的直接援助,他希望看到这种援助的长期性,以支持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道救助领域,伊夫·达科尔指出,希望中国更多地帮助当地的人道机构开展援助,以响应人们的紧急需求。他说,很高兴中国政府通过ICRC向叙利亚提供了紧急援助,并希望中方继续将这种援助带到索马里、苏丹等国家。同时,他还希望中国政府支持中国红会的工作,例如派代表参加ICRC的活动。
“我们很高兴,在此次中非国家红会合作论坛上,中国红十字会提出了‘合作’的概念,以更加平等的姿态来对待非洲国家。”伊夫·达科尔说,在对非洲的人道援助上,中国红十字会任重道远。
他认为,中国红十字会和非洲各国红会首先要通过讨论相互了解,寻找合作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并要做好非洲人道需求的评估工作,只有了解对方的需求,才能因地制宜地实施援助。另外,要加强相互协调,只有实现了很好的协调,才能将人道主义救援的效率提到最高水平。他认为此次中非国家红会合作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方式。
伊夫·达科尔说:“中国红十字会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有很好的眼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他对中国红会的能力深信不疑。他说,现在而言,最重要的是将这种眼光和计划付诸实践。“我不能说中国红会做得很好,但是我可以确定地说,中国红十字会有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红会将会在红十字运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国际组织。”
伊夫·达科尔说,世界局势云谲波诡,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齐心协力,携手合作,才能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人道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