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红十字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计划的安排,7月25日,省红十字会“基层走亲连心活动”走进浙江警察学院,就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进行蹲点调研。调研组一行4人在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何乐琴的带领下,与学院师生开展了面对面恳谈,虚心听取对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实地调研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情况,探索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结合红十字核心业务,开展红十字人道理念宣传进学校、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学校、助学帮困进学校等实事。
恳谈会上,浙江警察学院党委成员、院长助理章金根向省红十字会调研组详细介绍了学院救护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救护培训基地建设的进展情况。他说,该院自2009年首次组织学生参加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以来,这项工作一直广受欢迎,师生反响十分积极。目前,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已经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培养“一专多能”新型警务人才的重要内容。仅今年上半年,省红十字会就为学院培训了344名救护员。在谈到救护培训基地建设进展情况时,他强调,学院领导充分肯定救护培训进校园的成功经验,决定将救护培训纳入学院“卓越警务人才培养计划”。目前,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已作为专门的课程被列入2013年度教学计划。今后每一位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都将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取得救护员证。同时,为了建立救护培训长效机制,学院与省红十字会共同筹划,建立首个省级救护培训基地。前期,省红十字会专门为学校举办了救护师资培训班,15名教师获得了救护培训师资证书,为即将开展的全员培训储备了专业师资力量;基地建设场所已初步确定;教具设备购置经费也已到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会上,学院后勤处、学生处、教务处等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了各处室参与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情况及今后工作的设想和建议。3位刚刚通过培训取得救护师资证的教师代表和2名参加过救护员培训的学生代表分别谈了体会和感受。警体部林老师在发言中谈到:警校的专业授课内容包括了攀爬跑跳等高强度、高体能消耗、高风险的项目,学生在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他认为,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对于预防损伤,第一时间救治受伤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学生中进行普及,为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供更多保障。小叶同学认为,学习掌握应急救护技能,不仅是保护自己、帮助他人的一项能力,更重要地是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增加了一项专业技能、增添了一种为群众服务的本领。
恳谈会上,调研组一行结合宣传贯彻《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红十字事业的意见》精神,介绍了2013年“红十字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充分肯定了警察学院率先在全省高校中探索建立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何乐琴秘书长代表省红十字会与浙江警察学院签订了《警察学院红十字救护培训基地建设管理协议书》,并就基地建设、管理和运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严格标准建基地,规范救护培训管理;二是物尽其用抓培训,争取社会效益最大化;三是实事实办出经验,为救护培训进高校树立典型;四是合作共赢促成效,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针对调研中反映的学院师资队伍还比较薄弱,希望红会给予更多的学习与提高机会;学院下半年救护培训任务重,希望得到红会的进一步支持;基地的操作训练场所选址和授牌等问题,调研组也逐一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经,并列出具体解决落实的时间表。
蹲点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还为两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警院学生发放了助学金。何乐琴秘书长勉励他们要克服暂时的困难,培养乐观向上,努力奋斗的健康心态,不要辜负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调研组还向学院赠送了《现场救护培训手册》、红十字公益电影《妙濛的日子》光盘和《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成功事例宣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