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为争夺上海,兵刃相见,史称“齐卢之战”(又称江浙战争)。一时间战火弥漫,民不聊生,“战区以内之各处红十字分会,纷纷筹备救护”,总会总办事处更是“派队四出布置,于救伤、收容、妇孺等事,多所规划”。这同时也刺激了浙江境内红十字组织的迅速成长和发展。
1924年1月,吴兴分会组织两个救护队,一去泗安战地救护;一在湖城收留难民,并由总会发给旗章,成立长兴分会、泗安分会,与吴兴分会一起协助救护。2月,龙泉县知事函请设立分会,19日总办事处介绍蔡龄、程步云、徐焕奎、吴仰贤等创办龙泉县红十字分会,22日即发给旗章,预备救护。8月,嘉兴新塍镇设立分会,会员200余人。
9月8日,嘉善代表徐士寿、宝山代表陈石和、吴兴南浔代表吴颂芳,到红十字会总办事处缴费立案,领取旗章,成立分会。12日,平湖代表许兆麟,嘉善西塘代表李熙谋,马青镇代表卢学浔,到总办事处履行成立分会手续,总办事处备案并发给凭证,准予成立。17日,衢县、濮院、德清之新市三处,到红十字会接洽组织分会。同日,兰溪红十字分会来电寻旗帜制服,并请火速派队协同救护。19日,衢县万良才、叶元馨,永嘉分会会长吕渭英,正式组织成立分会。21日,丽水分会成立,会址设在丽水天主堂。同日,温州分会来电,称分会已于18日成立,乞先将徽章及旗帜速寄温州分会,正会长林卓,副会长杨振炘、白文俊。22日,金华县商会来电,报告金华地方组织红十字分会。
可以看出,凡湖州、嘉兴、衢州、丽水、温州、金华等处,皆已成立红十字分会,这些新成立分会,与原来各处红十字分会一起,共同展开行动,参与战地救护。
1924年9月2日,浙江陆军医院院长厉绥之,浙江病院院长盛佩葱,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校长陆慎微,以及绅商金润泉、俞人蔚、陆佑之等10余人发起并重组杭州市红十字分会,即刻组织救护队担任救护事宜。同日,嘉兴分会筹办难民收容所,3日组织医疗救护队。9月4日,湖州吴兴分会会长顾信义来沪,购买绷带、药品、号衣、皮件等品,由沪杭车装运赴湖,专船赴吴兴。7日,红十字分会组织之救护队六队,于午后一时出发,总队长为薜佑泉,队员为刘浩然等,运赴长兴、合溪等处,第二批救护队亦在组织中。
9月11日,杭州分会借用学校用房设立收容所32处,设临时总医院1个(浙江陆军医院)、分院3个(浙江病院、广济医院、浙江公立医药专门学校附属医院),主要负责收容难民,实施战地救护和转移伤员。13日,杭州分会组织救护队出发,前赴长兴。这支医疗救援队由梅滕更率领,金丕拱医生为副队长,另外还有五名医员、一名书记、十二名队员、二十四名工役。同时红十字分会第一批救护队已抵长兴,转往前方实施救护。15日,杭州分会救护队抵达湖州,救援队员马上进驻当地的福音医院,参与已经收容的近百名受伤军士的救治。16日,金丕拱医生带领救护队前往长兴参加救护。过后几天,救护队员都是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在前线救治伤员,埋葬亡者。
其时,开往长兴前方救护的不仅有红十字会、红十字分会救护队,也有赤十字医院组织的救护队,红十字会救护队早达前方,赤十字会、红十字分会两队之后也抵长兴,协同救护。
此外,新成立的红会分会也积极参与救护行动。10月4日,嘉善红十字分会来电报告救护情形,称救护第一队30人,已于2日出发枫泾,并设临时医院。第二队续组,3日拟赴前方救护。10月6日,嘉兴红十字会掩埋队业已随军出发,杭州红十字会、赤十字会各救护队亦赶往战地。不到两日已有伤兵运嘉,杭地亦有伤兵运到。10月12日,杭县分会救护一、二队出发朱泾。从10月16日至30日止,由杭州分会遣送士兵返回原籍者,共计400多名,其中有烟瘾和受伤的士兵居多。
如这般救伤瘗亡、收容妇孺、遣送回籍等救护工作,一直持续到11月初方告结束。此间各界创立红十字会、赤十字会等,均连日开会报告经过成绩,整个红十字组织在这次战争中救治了大量的伤员,挽回了无数宝贵的生命,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嘉许。
(资料来源:《申报》、《中国红十字历史编年》、《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杭州市志》、《嘉兴市志》、湖州市红十字会会史、浙医二院院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