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到重要地位,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断,人民健康被提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的出台,为普及全民应急救护技能提供了政策支撑。绍兴紧跟时代步伐,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制定出台了《“健康绍兴2030”实施计划》,明确提出要普及社会应急救护技能,到2030年,公共场所每万人自动化体外心脏除颤器(AED)配备达到1—2台。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心源性猝死现场抢救的“救命神器”,现代医学证明,约80%心源性猝死(简称SCD)是室颤所致,而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手段是早期除颤。面对心脏骤停伤病员,“第一目击者”充分把握“黄金救命时间”,规范实施心肺复苏术并使用AED进行现场救护可以大大提高院外抢救成功率。因此,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显得尤为必要。
“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防灾避险和卫生健康知识”是法律赋予红十字会的职责。以多年来红会积累的救护培训经验为基础,借应急救护培训标准化推行之机,绍兴市红十字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全面部署下,紧紧依靠区、县(市)政府和部门(单位)合力推进,通过广泛参与,民主决策,全域谋划,市县联动,三年规划,分步推进,社会配合,齐抓共管的方式,将全市公共场所配置AED项目纳入了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现将一年来的探索实践综述如下:
一、广泛参与,民主决策。为实现全域谋划、市县联动、兼顾各方的目标,市红会深入调研,充分听取各区、县(市)红十字会和相关部门意见,广泛吸纳心血管专家、救护师资、社会工作者和部分市民的意见,学习上海、杭州、宁波等周边城市的经验和困惑,形成AED配置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绍兴市公共场所AED配置三年行动计划”,计划至2020年底,按一定密度在全市文体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大型商场、养老服务中心、学校、车站、景区等重点公共场所配置AED,实现全市公共场所重点区域基本覆盖。通过专家论证、民众网络投票、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全体人大代表票决成功入围民生实事项目之列。
二、部门支持、合力推进。落实公共场所配置AED民生实事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保证此项工作有效落地,市政府高度重视,牵头成立协调小组,由市政府相关领导组织18个相关部门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任务和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就做好此项工作,结合实际,群策群力、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发文《绍兴市公共场所AED 配置实施方案》,在各区、县(市)政府和市应急办、财政局、卫计委、信息中心、招投标中心和各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重点突出,精准布点。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是一项民生工作,如何做到精准有效配置,让人大代表放心、让广大群众满意,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使此次配置既突出重点场所,又做到相对均衡,市红十字会会同应急办和相关部门对市本级和各区、县(市)人员相对密集的重点公共场所进行了摸底,同时参考其它城市的做法,确定配置布点原则,即按照人流量大、突发心脏骤停事件概率高、设点单位有积极性、便于后期日常维护管理四条原则,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申报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市红十字会会同市政府应急办综合研判,并报市领导同意,市直部门确定 41个AED配置点位。各区、县(市)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配置,全市共确定112个重点公共场所AED配置点位。
四、市县联动,智慧管理。目前AED配置面临布点分散,量大面广的特点,对使用和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为提高AED配置后管理效率并方便群众使用,在配置AED的同时,组建全市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全市联网,引入智能化管理,按照“群众找得到,需时用得上”的要求,对全市范围内安装的AED性能、状态进行实时远程监管,群众可通过微信城市服务功能或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实现AED寻找、呼救支援等功能。采用市县联动,统一方案、统一招标、统一配置,真正实现了AED配置管理全域化。
五、明确责任,共同管理。为确保配置后AED能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红十字会、应急办和AED设点单位三方签订日常维护管理协议,制订AED管理制度,明确三方职责。在市、县两级红十字会通过智能平台监管的基础上,由设点单位按管理制度要求明确职责落实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迅速共商解决,双重保障确保AED处于正常状态。
六、强化技能,全市同质。为实现AED配置后“用得上”的问题,提前筹划,同步培训。组织全市88名德技双馨的二级以上红十字救护师资参加“全市规范AED操作技能师资培训班”,并制作统一的AED救护员培训班标准课件,为全市同步同质开展标准化AED救护员培训班建立基础。在2月余的时间内,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师资力量紧张等困难,全市共开办AED专项救护员培训班 89 期,取证 3216 人(其中市本级27期,取得救护员证1032人)。上下一心、部门联动,确保每个AED设点单位有一批“会使用”的AED救护员。
在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心源性疾病普遍高发的背景下,在公共场所推广普及AED设施,加强群众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对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尚存在资金来源渠道窄、法律保障不足、公众知晓度低、宣传培训薄弱等问题,这方面红十字会有“先天优势”,也是责无旁贷。2018年,绍兴市红十字会结合本地实际,以融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和引入智能管理的形式,探索实践公共场所AED配置项目,成为了全国首个所有公共场所配置AED全部纳入智能管理的城市。我们期待有更良好的制度环境、更优的顶层设计,促进急救社会化,抢救现场化!
(徐泳系绍兴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吴陈威系绍兴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处工作人员)